10月16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阶段性成果,同时还启动了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启动。大会供图
当前,智能驾驶发展仍绕不开安全忧虑,而我国率先提出车路云一体化这一发展新路线,不仅在现有单车智能系统上增加了“数字轨道”,以提升和改善安全性,还为汽车AI应用建立“数据发电站”。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联合开展相关应用试点工作,20个试点城市(联合体)入围。
本次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目前,试点工作已提炼出“车路云一体化”十大功能场景,包括交通信号灯信息服务、交通事件信息预警、协同式弱势交通参与者避撞等。这些场景针对恶劣天气视线受阻、交通事故突发、盲区弱势交通参与者等多种情况,通过车路云协同,实现信息发送、风险预警、轨迹规划等功能,可有效提升行驶安全与交通效率 。
为加快产业化进程,相关部门和行业正在开展三项行动计划,包括成立试点城市平台公司联盟、推进城市群跨域连片协同,以及组织中外车企一致行动,统一技术路径,加快功能量产上车。
此外,开幕式上还启动了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2025年,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牵头申报了该基地,基地将落户于产业生态集聚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联合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北京汽车等国内整车企业,汇聚清华大学李克强院士团队顶尖技术力量,协同行业头部合作伙伴,共同破解汽车行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共性技术瓶颈和产业化难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赵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