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黑马”逆袭!3年融3轮,打破国外垄断,还要切入“新战场”
创始人
2025-10-11 19:08:28
0

文 | 创客公社 江榆洁

3年融资3轮,一家常州公司靠硬科技打破海外垄断,再次传来好消息!

近日,常州敏之捷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敏之捷”)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数千万元的股权融资。国科新能创投以领投身份入局,车百基金、泓诺创投等机构紧随其后。

至此,这家2022年7月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创下“3年3轮” 的融资节奏,成为智能制造行业内热度较高的一匹“黑马”。

作为专注汽车压力传感器的硬科技企业,敏之捷的核心竞争力直指行业痛点。其规划的500万只/年量产产能,精准填补了国内高压压力传感器的量产空白——这一领域长期被海外厂商垄断,全球市场规模近150亿元,而中国市场预计2027年将达50亿元。

2025年4月,敏之捷正式投产全自动传感器校准产线,通过自主研发的多参数动态补偿算法与AI驱动的自适应校准系统,将校准效率提升300%;而在电子驻车系统这一应用场景中,敏之捷基于硅基半导体的EPB力传感器是全球首创,填补电子驻车系统(EPB)力感知领域空白。

2022年10月,成立仅3个月的敏之捷获北极光创投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创下当时国内高压压力传感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曾直言,中高端汽车传感器国产率不足20%,敏之捷切入的进口垄断赛道兼具市场空间与战略价值

敏之捷的崛起,亦是常州智能制造生态的缩影。

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重镇,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聚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为传感器企业提供了技术转化与场景验证的土壤。从打破海外技术封锁到构建全流程自主工艺,敏之捷的成长路径,正印证了江苏硬科技企业在产业资本与制造生态上的协同效应。

3年3级跳,这匹“黑马”究竟做对了什么?

3年3轮

资本为何持续看好?

投企业就是投人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持续上升。

敏之捷创始人赵小东,拥有二十五年汽车控制系统及汽车电子行业从业经验。

他曾先后供职于江苏春兰集团自动车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等国内大型企业,曾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款主动式和被动式轮速传感器,由其担任技术主管开发的ABS/ESC系统及传感器产品,运用到了国内外70多款车型上。

图源:敏之捷传感科技

不过,敏之捷并非他的首次创业。2012年时,他在上海创办了英孚传感器,专注于汽车传感器研发制造。也正是这一次创业,让赵小东与常州结缘。

2013年底,赵小东将成立仅一年的公司从上海落户到常州武进的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这一片区,也是后来敏之捷落户所在地。

关于迁址,赵小东曾表示,“上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但汽车零部件制造还需要相关配套的制造业资源,常武地区有着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正是基于对产业生态的深刻理解,赵小东在2022年二次创业时再次选择扎根常州。

彼时,国内高压压力传感器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汽车高压压力传感器国产化率占比不到5%。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爆发也让赵小东看到了新机会。

2022年7月,敏之捷应运而生。

赵小东牵起一支拥有多年压力传感器技术背景的核心团队,团队成员都具备10年以上世界领先企业的工作履历。

技术团队带领人为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在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工作数年,具有丰富的汽车传感器与汽车核心控制系统产品研发与管理经验,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回看其发展轨迹,可谓是“三年三级跳”

创立之初,敏之捷聚焦高精度、高压力应用的汽车高端传感器产品,实现了从晶圆设计、晶圆分离、MSG玻璃微熔工艺、封装测试到传感器集成的全流程关键技术自主化。

2023年,敏之捷推出高压及超高压三代产品,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加强管理体系建设,万级净化车间全面完工并投用。2024年11月,敏之捷的批量供货累计达到10万件。

目前,敏之捷拥有国内唯一自研车规级高压压力敏感芯片晶圆+传感器模组,填补了国内技术与产品空白,覆盖晶圆设计+玻璃微熔(封测)+传感器组装标定全过程。

2025年,具身智能赛道迎来爆发,其中实现机器人精准力控的核心部件就是六维力传感器,而敏之捷正凭借在高精度传感器领域的深厚积累,迅速切入这一前沿赛道并处于领跑地位。

快速发展期间,敏之捷还共计完成3轮融资,分别是在2022年10月,获得北极光创投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2023年9月,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今年9月刚刚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由国科新能创投领投,车百基金、泓诺创投等跟投,用于EMB力传感器自动化产线建设和人形机器人传感器研发。

敏之捷的快速成长,背后是技术、市场、团队的三重支撑,也是资本对其“打破垄断”能力的认可。

从上海到常州

藏着硬科技企业的成长密码

从上海迁至常州,赵小东的决策背后,体现了常州作为长三角智能制造高地对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常州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光伏产业链,其智能制造产业链生态尤其是传感器上下游的集聚效应,是敏之捷能够快速成长的关键。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常州有比亚迪(年产28.7万辆新能源汽车)、理想汽车(百万辆已下线)等龙头企业持续领跑;

在机器人领域,常州有安川电机(全球机器人龙头)、节卡(国内协作机器人第一梯队)等龙头企业在常州设有生产基地;

在光伏产业上,常州有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领先企业扎根布局,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链上的企业,既是敏之捷的目标客户,也是其技术迭代的“需求来源”。

图源:武进国家高新区

3年3级跳的敏之捷背后,是常州在产业、政策以及人才上的多重助力:

1、产业生态:智能制造集群的协同优势

常州产业生态的优势首先体现在集群发展上。

常州拥有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3个。在动力电池产业领域构建了从电池正负极、隔膜材料、电池单体到电池系统的完整产业链,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为敏之捷等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最大最完善的集聚区,2021年常州市动力电池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位。这一产业优势为敏之捷等汽车供应链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2、政策支持:真金白银与企业服务并重

来自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是企业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2022年,常州出台《常州市“十四五”工业智造发展规划》,明确了常州将重点以地标产业为引领、基础产业为主体、潜力产业为重点、前沿产业为先导、赋能产业为支撑。

常州政府投资基金持续加大对硬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例如敏之捷落地常州后,迅速获得地方产业基金的配套投资与政策倾斜。

常州在政策支持方面有一系列创新举措。设立市场化并购基金,支持龙头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精心打造“龙城金谷”,引进各类投资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3、人才储备:产学研融合的“常州模式”

技术突破的背后,离不开顶尖人才的汇聚。常州拥有较为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人才政策,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才供给和科研合作资源。

常州成功探索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通过“政府专项、学校共筹、企业投入、自我造血”等筹措经费,整合校所企设备、人才、项目、教研等优质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在院校、校企间流动。

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每年互派互聘高层次人才,跨界参与科研、企业群项目开发、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每年联合申报科研项目超1400项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敏之捷等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图源:敏之捷传感科技

对于敏之捷来说,打破国外垄断只是第一步。当前企业正深度布局汽车传感器领域与具身智能产业两大战略方向,以自主研发与规模化量产能力,锚定智能传感技术的未来。

常州的产业链生态,为敏之捷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而敏之捷的成功,也为常州的智能制造产业注入了创新活力。这种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正推动常州不断向全球智能制造高地迈进。

本文参考素材来源:

新华日报财经:《三年融三轮,常州一国产传感器企业突围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双赛道》

常州双创:《常州英孚传感总经理赵小东:扎根武进实现“汽车梦”》

企业官方公众号及公开资料等信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U22队2-0战胜韩国队!... 11月15日晚,2025CFA中国之队·熊猫杯国际足球锦标赛中国U22国家男子足球队VS韩国U22国...
原创 预... 据海外媒体报道称,迈凯伦旗下首款SUV将于2028年迎来首次亮相,且新车配备混合动力V8动力系统。据...
6.5万卖不卖?春风1000M... 就在今天上午,春风1000MT-X亮相工信部,两个版本,区别是重21公斤的三箱,目前已知有两个配色,...
“京东新车”正式发布,长沙造!... 11月9日,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正式发布“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电池租用购车价仅4....
四驱+四座,带高阶智驾,风云A... 11月15日,奇瑞旗下风云品牌旗舰车型——风云A9L光辉(四驱)正式上市,这款承载着品牌进化愿景的C...
上市车企10月:比亚迪狂甩44...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从新能源汽车托举比亚迪成为国内市场销量冠军开始,这一新的转型方向就在...
警惕!高市早苗有新动作 连日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华错误言行引发广泛质疑和批评。据日媒爆料称,被批煽动危机、为扩军找借口之...
青岛汽车市场大鹅品牌最新动态解... 在过去的十年里,青岛大鹅汽车资讯凭借其专业的团队、丰富的资源和严谨的态度,在汽车行业中崭露头角。如今...
哈飞蓄力迈向世界一流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哈飞研制的AC312E直升机。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裴根 ...
青岛怀通汽车资讯:新能源车型盘... 电池技术、电机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