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帮我哥处理他那台开了四年的电车,卖车时检测电池健康度只剩七成,销售随口一句 “肯定是快充用多了”,给我整得一愣。后来跟小区里开网约车的张叔聊起这事儿,他那车跑了五年,电池还能扛三百多公里,秘诀居然就是 “少用快充”。
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快充是个好东西。上回赶高铁,剩 20% 电跑去快充站,半小时充到 80%,当时还感慨这技术太给力了。但张叔听了直摇头:“偶尔救急行,天天这么充可不行。” 他说自己算过,一周七次充电里顶多两次快充,其余全用家用慢充,五年下来电池衰减才不到 20%。反观他车队里的小李,嫌慢充费时间,几乎天天快充,三年电池就不行了,换电池花了小一万。
你别说,这里面还真有门道。后来我查了点资料才知道,电池里那些能存电的 “小颗粒”,经不起大电流折腾。快充就像猛灌水,水太急了就会溅出来浪费掉,电池里的 “电粒子” 也是这样,冲得太快就容易 “跑丢”,慢慢充反而能存得扎实。而且快充时电池容易发热,温度一高,里面的化学玩意儿就容易坏,这跟夏天把手机放太阳下晒没电一个道理。
不过也不是说快充完全不能碰。我邻居小王开特斯拉,人家也经常用快充,但电池照样抗造。他说关键是别 “极端”,别等电彻底耗光才充,也别每次都充到 100%。上次看他充电,充到 85% 就拔枪了,说这样能减少电池压力。还有回冬天零下几度,他宁愿绕路找慢充桩,说低温快充最伤电池,这点跟张叔说的一模一样。
说到这儿想起个误区,之前我总以为电池没充满就拔电不好,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张叔说他从来都是用到剩三成电就充,充到八成左右就停,反而比充到满电更耐用。而且他那车就算停一周不开,也会插着慢充补点电,说是怕亏电存放,这玩意儿跟手机电池一样,放久了没电就容易坏。
前几天跟搞电池研发的朋友吃饭,他说现在的电池管理系统是挺智能的,能控制充电温度和电流,短期看快充损伤好像不明显。但架不住日积月累啊,他做过测试,长期快充的电池,里面会结出像 “小树枝” 一样的东西,把电池内部戳得千疮百孔,这就是为啥老用快充的电池寿命短。他还说,要是慢充能占到总充电次数的七成以上,电池寿命多撑两三年完全没问题。
我哥现在悔得不行,说早知道当初装个家用充电桩了。以前总觉得快充方便,下班路过就充,现在电池不行了才明白,省那点时间全折进电池损耗里了。上周他新换了车,特意在车库装了慢充桩,还跟我念叨 “这回可得改改充电习惯”。
其实吧,电车电池就跟人一样,得细水长流地养。急着赶路时快充救个急,闲下来就用慢充慢慢喂,别总想着 “一口吃成胖子”。毕竟换块电池少说大几千,省下来的钱加油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