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零下十几度那阵儿,楼下邻居张哥天天围着他的插混车骂街。“夏天充回电能跑一百多公里,现在三天两充不说,快充站排队俩小时,充了半天还没到 80%”,这场景在北方冬天太常见了。
说实话,选混动的北方人多半是想两头沾光:平时用电省点钱,冬天不用像纯电那样趴窝。但插混和增程这俩亲兄弟,到了零下二十度的东北,脾气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先说说增程吧,我记得沈阳的王欣姐开的就是这货。夏天纯电能跑小两百公里,冬天直接砍半,市区里绕圈顶多跑个七八十公里。但她倒不怎么愁,“反正没电了增程器自己启动,不用管充电那茬,就是油钱比夏天多了点”。不过前阵子懂车帝那冬测真吓人,有款增程车零下四十度才跑了十公里出头发动机就启动了,这要是搁高速上不得慌死?
插混的情况更复杂些。张凤华阿姨的插混车夏天充电四十多分钟满电,冬天硬生生拖到一个多小时。她最头疼的是没私桩,“冬天充电桩少,充一次电来回折腾,索性加 100 块油当油车开,反倒省心”。但插混也有好处,上次下雪我坐她车,切换到雪地模式爬坡,一点不打滑,比有些增程车稳多了。
其实吧,这俩车的核心区别就在冬天的补能上。增程就像 “懒汉车”,没电了靠油续命,适合怕麻烦、充电不方便的人。但得接受亏电时的油耗,我听王欣姐说她冬天亏电跑高速,油耗比夏天高了快两升。
插混则是 “双面手”,有电用电省钱,没电用油有劲。但前提是你能充电,要是像张阿姨那样依赖公用快充,冬天的充电速度能把人磨疯。而且插混的电池衰减也不含糊,夏天满电跑一百二,冬天能剩六十就不错了。
对了,现在有些新车搞了低温技术,说是零下二十度电池也能保持最佳温度。但这玩意儿到底管用不?我觉得还是得看长期用下来的效果,毕竟实验室数据和东北的实际寒冬可不是一回事。
老司机给的建议其实特实在:有家充桩、市区通勤多的,选插混还行,晚上插电早上满电,就算衰减也够跑一天。要是没桩、还总跑长途,增程更靠谱,至少不用在雪地里抢充电桩。还有啊,冬天胎压调高点,别猛踩油门,能省点电是点。
我最近总琢磨,北方人选混动哪是选车啊,简直是选生活方式。怕麻烦的认增程的糙,能折腾的享插混的省。反正不管选哪个,冬天的续航衰减都躲不过去,心态得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