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中年人,买了一台几十万的车,开出去,颇有面子。
他一出现,就是群体中的亮点,说话有底气,也被人青睐,办事也更顺溜。
开着车去见客户,社交,让他赚到了更多的人脉,金钱。
是不是你也曾经想过,要成为以上这样的中年人?
慢慢你就会发现,什么车就是面子,不过是一种臆想。到近几年,越来越明显了。
聪明的中年人,早就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了,车能开、够用就行。
01
前一段时间,红星新闻、极目新闻等平台,都说了同一件事:“百万元房车不上锁异地停放十余天,陌生人开走带全家旅游,车主:房车空着是浪费。”
上海的的郭先生,自驾房车去旅游,到了南宁后,把车停下来,就搭乘高铁回家了。
南宁的莫先生,拿到房车钥匙,带着家人旅行。
大家都很诧异,怎么郭先生如此大方,把车随意给人用?
郭先生直言:“房车空着,停着,就是浪费。有人用就很好了。”
回到现实,有多少房车,一年有十个月是空着的呢?
房车,就像房子一样,空置起来,还要保养费,停车费等,还不得不承担折旧费。浪费性确实很大。
我们再看看一些豪车:也可能是为了面子,买来的二手豪车;可能是贷款买的豪车。
根据经验,车越豪华,油耗就越高。毕竟车的油费,和自重、设计等有关系。
作为收入不太高的人,开着二手豪车,也心疼油费。
甚至我们会在网上看到一些低素质的人,车买得起,但油加不起,存在逃单的现象。这一旦被网友知道,肯定是唾骂。
见过一些贷款买车的人,因为还不上贷款,东躲西藏。还连累老父母,用种地的收入,承担车的一部分费用。
“一粒老鼠屎,废掉一锅粥”,大家对豪车,慢慢就没有了什么好印象。
另外,“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在车界已经消失了。满大街都是车,谁还稀罕车呢?找停车位,让很多人头痛不已。
车多了,价格参差不齐,豪车就被淹没在车流中,也没有什么起眼的。
太多的小年轻,开几十万的车,以为自己了不起。事实上,他们的买车的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令人不齿。
太多的打工人,一年的收入,就买了一台车。并且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开,摆着。这就沦为了“一年两箱油”,妥妥的笑柄。开车到老家,确实方便,但比租车的费用,高几十倍。
只能说,人们对车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开车和身份,已经没有太大的关联了。你要是固执认为,有关联,你就肯定是打肿脸充胖子的那种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02
如果细心算账,就会发现,家用车的几个真相。
第一,频繁更换车,那么车辆的折旧费,会高很多。也许折旧费,都够你打车好几年了。
第二,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开车出门,还不如骑电驴,打车。停车还真是一个问题,也是不小的开支;另外增加了时间成本。
第三,为了停车,不得不买一个车位。而很多小区的车位,在降价,甚至沦为鸡肋。
第四,车太好了,用车费用会高,并且被借车的可能性增加。比方说,有朋友亲戚结婚用车。借车,也会造成一定的开销,也很担心。
第五,钱越来越难赚了,在车上减少开销,是很多家庭的“刚需”。
根据用车的真相,很多人开始做出调整。
首先,一台车多用几年,把折旧费打下来。有人的车,用了十五年,二十年,只要能够过年检,就完全没有必要换。
把买车的钱,平摊到用车的年限中,就会发现,平摊下来的钱少了,这才是车——物尽其用。
然后,够用,能开的车,用车费用低,保险费等,都很低。这就不给家庭太大负担。
最后,车回归本质,不再是面子、身份的象征。尤其是开了几年的车,统一称呼为“旧车”,什么品牌并不重要。
从人性来说,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大家更喜欢“反向攀比”。
谁买的东西,用的东西,更有性价比,谁就更有面子。
一大早开车出门,找了个免费的车位。这一天省去了三十元,这值得骄傲。三十元,可以是一家人一天的菜钱了。
公司老板,也开始骑电驴上班,没有人觉得奇怪,还给老板点赞。过几天,也许有一些员工模仿,这样和老板走得更近。周围的人都认为,这家公司,太接地气了,口碑也会不错。
过年过节,很多人开车出门,都不能喝酒。因此气氛很是尴尬。于是乎,一批不开车,而是搭车的人多了。这样可以喝酒,也能多一些过节气氛。
至于买新车,考虑更多的是“用来干嘛”。便宜一些,用起来方便,就心满意足了。外人指指点点,无所谓,毕竟日子是自己的,不是过给他人看。
03
人到中年,做一个理性的人,不仅是对自己的钱包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
想一想你的钱,都不是风吹来的,而血汗钱。
赚钱万般苦,没有必要一次性就倒出去了。
你花钱的时候有多阔绰,你的日子就有多卑微。
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没有日入斗金,甚至存款三十万都没有。以后就图个踏实,别的都不重要。
什么诗和远方,比的是心境,而不是花钱多少。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