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智能驾驶走向无图化,传统数字地图厂商的市场空间正被逐步压缩。
作为数字地图领域的头部企业,四维图新在2021年跨界智驾,在大规模人才引进之后,公司看中了鉴智机器人这一智驾行业的“稀缺资源”。
2025年9月30日,四维图新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以现金及资产形式出资,对 PhiGent Robotics Limited(北京鉴智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投资及提供财务资助,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该公司39.14%股份。
当智能驾驶走入整合期,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束的背景之下,鉴智机器人又能否助力四维图新再下一城?
以下为正文:
2025年9月30日,四维图新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以现金及资产形式出资,对 PhiGent Robotics Limited(北京鉴智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投资及提供财务资助。
此次交易包含现金增资、资产注入两部分,其中,四维图新拟对鉴智开曼增资2.5亿元人民币,认购鉴智开曼发行的1.38亿股C+类优先股,并向其间接全资子公司北京鉴智科技转让公司所持图新智驾100%股权,认购鉴智开曼发行的10.92亿股普通股。
本次交易完成后,四维图新合计持有鉴智开曼39.14%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但不是控股股东。
随着多家主机厂纷纷转向无图化智驾方案,以纯视觉感知代替高精地图,四维图新等传统数字地图供应商正向智驾拼命狂奔。
01
从地图到智驾
作为国内数字地图领域的巨头,四维图新在过去长期依赖高精地图及相关数据服务支撑营收。
根据公司财报,截至今年上半年,四维图新的智云业务仍占比高达71.84%,然而,该部分业务的毛利率已经从2021年的75.62%降至37.73%,利润空间正在被逐步挤压。
图片来源:四维图新财报
从市场竞争层面来看,根据盖世汽车数据,2025年上半年,高德、腾讯、朗科科技位列高精地图供应商装机量排行前三名,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而四维图新以7.6%的市占率位列第四,竞争压力较为明显。
与此同时,面对纯视觉方案对高精地图的市场侵蚀,四维图新从2021年开始将智驾业务列为财报中的主营业务,面向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前装量产需求,提供包括自动驾驶软件、硬件等在内的全栈式一体化解决方案。
此时,四维图新已成立独立的自动驾驶事业部,并陆续推出行泊一体、舱泊一体等跨域融合方案,除与小马智行、阿尔派电子达成合作外,公司还首次以Tier1的身份成为凯翼汽车多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定点供应商。
在经历四年的发展后,四维图新的智驾业务的营收占比从2021年0.19%提升至4.38%,相较于2024上半年同比增长427.81%,但该业务仍与传统的智云、智芯业务差距较大,难以在短期支撑业绩增长。
不过,从财报披露来看,公司已经推进了长城、北汽等客户的智驾解决方案交付项目,在基础智驾业务行车产品与舱泊产品上已有稳定的量产交付定点,这也得益于其人才、收并购两手抓的转型策略。
去年8月,四维图新增资旗下子公司四维智联1亿元,滴滴智慧交通更是以其持有的睿联星晨100%股权(作价4.5亿元)与2.2亿元现金为四维智联增资,同时,四维智联还吸纳了滴滴智慧交通近300人的团队发展舱驾一体方案业务。
同年,部分业内媒体报道,禾多科技CEO倪凯及其核心团队与技术骨干已低调入职四维图新负责智驾业务,并参与辅助驾驶方案研发与部分项目量产交付工作。
今年8月,四维图新又再次因拟收购智驾公司鉴智机器人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这也被视为补齐公司技术短板的关键一步。
02
智驾“稀缺资源”
自2021年明确发展智驾ADAS业务以来,四维图新动作频频,但其在中高阶智驾领域的进展尚不明显。
今年上海车展,公司推出了基于高通8620芯片、支持城区NOA Lite功能的行泊一体方案,以及基于高通8255芯片的舱泊一体方案,而在算力更高的高通8650芯片上,四维图新还主要通过与卓驭科技合作推出产品。
对补足中高阶智驾研发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四维图新在去年10月的年度用户大会上表示,“不排除未来会通过资本手段快速并入外部智驾团队”。
然而,在智驾行业深度整合的关键时期,主机厂纷纷通过投资或战略合作绑定外部供应商,独立的智能驾驶公司成为了稀缺资源。
部分媒体报道,四维图新曾经与轻舟智航洽谈收购事项但未果,后者于今年4月官宣获得奇瑞汽车与立讯精密的1亿美元战略融资,在此背景下,四维图新将目光对准了2021年成立的智驾新贵——鉴智机器人。
据悉,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单羿,本硕博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系,其曾在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工作,后加入初创公司地平线并成为早期核心成员。在履历层面,单羿是个标准的“清华系创业人才模版”。
2016年,单羿博士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AI芯片企业深鉴科技,主导研发了国内首款28nm工艺AI芯片,该公司在两年后被美国芯片公司赛灵思以3亿美元收购,单羿博士也随之加入赛灵思。
有意思的是,赛灵思后来又被AMD收购,单羿博士则一路保送至AMD的集团副总裁。直到2021年,单羿创立自动驾驶公司鉴智机器人,亲任CEO,正式从AI的芯片赛道切入到算法与实际商业场景。
一路开挂的创业经历背后,单羿踩中风口的能力也让这家公司愈发吸金。
爱企查数据显示,目前,鉴智机器人已完成7轮融资,亦庄国投、深创投、地平线、金沙江创投、五源资本、渶策资本等均位列投资者名单。
图片来源:爱企查
如今,四维图新通过战略投资进入鉴智机器人投资者行列,不仅助力四维图新完善智驾版图,也为鉴智机器人中长期发展做出了资金保障。
03
为什么是鉴智
从业务布局来看,鉴智机器人的业务主要面向中高阶智能驾驶方案的研发与量产落地,这正是四维图新在智驾领域的短板之处,通过收购,四维图新可加速填补纯视觉高速NOA方案和端到端城区辅助驾驶技术空白,构建全场景解决方案。
此外,鉴智机器人在AI领域的布局与四维图新的业务思路有效契合。
近年来,面对智能驾驶加速渗透、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合规管理成为关键等发展趋势,四维图新推出了智驾新范式的AI基建服务架构,构建了从数据采集、脱敏、合规、标注、仿真到模拟训练迭代的全生命周期闭环。
值得关注的是,鉴智机器人与四维图新间还有一家关键企业——地平线。
近日,四维图新宣布其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研发的下一代辅助驾驶系统已顺利完成底层平台开发,并进入与客户共同推进的量产项目联合研发阶段。
根据官方口径,该方案预计于2026年第二季度正式实现SOP,成为行业内少数基于征程6B平台迅速推进至工程落地阶段的新型Tier1之一。
爱企查数据显示,地平线曾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方多次参与鉴智机器人的融资,在天使轮、Pre-A轮、Pre-B轮都有跟投。
而鉴智机器人也是业界最坚定的几家地平线系算法商之一,目前,鉴智机器人主推的基于J6E芯片的纯视觉高速NOA方案或已在多款车型上逐步实现量产。在主机厂层面,岚图是目前鉴智机器人的主要合作对象。
目前,业内针对J6E/M平台提供量产方案的智驾企业并不多,鉴智机器人基于地平线的开发和适配能力,可充分契合四维图新开发基于地平线征程6B的辅助驾驶系统的业务布局,不仅能够助力后者搭建高通+地平线的双平台能力,或也为其带来更多上车机会。
04
尾声:智驾整合期
近年来,在主机厂自研进度放缓的背景下,多数主机厂倾向于扶持一家或多家外部智驾供应商以保障业务稳定性。
据不完全统计,上汽、北汽、奇瑞分别投资Momenta、易航智能、轻舟智航,近期,一汽集团也宣布通过增资并收购方式获得卓驭科技35.80%的股权。
此外,吉利控股集团近期宣布对旗下智能驾驶团队进行深度整合,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及旷视科技旗下的智驾品牌迈驰智行将一同合并进入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方案供应商,一次次内部整合、外部收并购与上下游战略合作,都宣示着智能驾驶行业走入了深度整合的关键时期,合纵连横之下,车企与供应商的合作将愈加紧密。
对四维图新而言,大比例投资鉴智机器人母公司之后,公司有望填补转型智驾的最后一块短板,真正实现从单一地图供应商向智能汽车Tier1的转型。
不过,以特斯拉FSD为代表的纯视觉方案、以华为ADS 4.0为代表的多传感器方案,或是卓驭、鉴智等通过优化算法与传感器配置实现的低成本视觉方案都有一定的市场分量,智驾感知方案技术路线尚未收束。
在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时期,技术路线的分化仍存,这就意味着合纵连横的背后稳定性与风险性并存,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押注技术路线,对车企和供应商而言都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