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一颗激光雷达,卓驭让油车跑出高阶辅助驾驶 | 智车星球
创始人
2025-10-01 03:02:02
0

9月29日,带着高速领航辅助功能的上汽大众Pro家族2026款正式上市。

这是一场常规的年度更新,也是一场悄悄打破“油车智驾体验代际落差”的技术发布。

作为上汽大众面向燃油车的主力产品线,这次改款在价格、外观和配置上都有调整,但最显眼的升级,显然在辅助驾驶系统。

新车搭载了全新升级的IQ.Pilot增强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快路段领航辅助。

比如能根据导航自主上下匝道,识别锥桶等静态障碍物并绕行,前方遇到慢车也会主动判断变道时机,整个过程节奏平顺,像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这些功能听起来像是新能源车的“标配”。但这一次,它们被装进了一辆不带激光雷达、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燃油车里。

在上市前的试驾环节中,我们做了几个典型场景的场地测试,也实地跑过了包括虎门大桥、深中通道在内的大湾区高速环线。

这套系统展现了不止一项“超出预期”的能力:

绕开路边草丛,避让仅2L大小的可乐瓶,甚至还能在飞来纸箱面前稳稳刹停。上了高速后,出入匝道、跟车变道的节奏也很稳,不抢不拖。

当然,它还不完美。有时候变道会犹豫一下,个别动作偏保守。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在一辆传统燃油车上,真切体验到辅助驾驶带来的改变。

正如卓驭科技CEO沈劭劼在发布会上所说:“我们不制造油电分化的差异,在功能体验上,燃油车的高速领航辅助与新能源车同样好开。”

△卓驭科技CEO沈劭劼

燃油车也该有智能

现在,智能辅助驾驶几乎成了新能源的标配。但别忘了,在路上跑的,现在仍然有一半以上是燃油车。尤其在很多一线城市之外,油车依然是很多家庭的首选。

这几年,行业几乎默认了辅助驾驶一个共识:相比电动车,燃油车结构复杂、架构老旧,智能化“天生缺席”。要么不上智驾,要么系统卡、功能缺、体验差……久而久之,“油车不配智能”成了整个产业的盲区。

但这个“不能”,其实只是没人认真做过。

发布会后的群访中,沈劭劼用一句很直白的话,点破了这个逻辑:

“人能不能开油车?能开。人的控制反馈频率有没有电脑高?没有。这两个问题,就说明油车智驾一定能解。”

于是,从Pro家族开始,上汽大众和卓驭试图把这个“空白”补上。而想让辅助驾驶真的在油车上跑起来,得先翻过三个技术上的“大坎”:

第一个难点是散热。

因为燃油车没有水冷回路,本身又是一个“高热值 + 高震动”的环境,传统的液冷方案根本没法用,风冷也会受到震动影响。最难的是,这套设备到底能不能装进车里、放在哪里、散热流场怎么设计,都没有参考答案。

这次Pro家族采用的是“风冷+增强辅助设计的散热方案”,由卓驭和上汽大众联合设计,确保让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沈劭劼回忆,“当时最纠结的就是‘到底装哪’,风冷又怕震……但车子能开,就肯定能找到地方装,事实也证明可以。”

第二是控制问题。

电车动力响应快,踩多少来多少,但油车有变速器,换挡慢、惯性大,很多现有算法一套上去就开始顿挫、不听话。

卓驭团队用了1400多天、超过10万公里精细化标定,开发出一套针对燃油车动力特性的非线性控制算法,才做出如今“正合适”的变道、并线、超车节奏。

第三是通讯适配问题。

在很多新能源车平台上,辅助驾驶系统通常已经预留了控制权限的通讯接口,但燃油车不是。它的架构是为传统动力系统设计的,CAN总线协议复杂,转向、制动、动力模块的通讯规则各自为政。别说“智驾融合”,就连控制系统之间互相“说话”都成问题。

这就意味着,哪怕算法再好、感知再强,如果系统调不过油门、刹车、方向盘,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这一次,卓驭和上汽大众从整车架构入手,打通了所有和辅助驾驶相关的通讯协议,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级集成”,不仅统一了协议,还在整车层面协同联调,实现了辅助驾驶与油门、制动、变速器等底层控制模块之间的高效协同。

控制权打通了,那系统又是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刹车,前面有没有人,有没有障碍呢?

这就回到了智驾最关键的一步 ,感知系统能不能“看得清”路。

这一次的方案核心是卓驭自研的“卓驭惯导双目™+OCC算法”组合:800万像素的立体双目摄像头能生成高精度稠密点云,不仅能识别车辆、锥桶等标准物体,也能重建草丛边缘、倒地纸箱等非典型障碍。

同时,OCC算法通过多分辨率网格,在不同距离下维持5cm~20cm的精度。即使在隧道、雨夜、地库等极端环境,也能靠视觉惯导融合定位技术,跑出稳定轨迹。整套系统不仅“看得清”,泛化能力也强,成本更低,更适合在油车上推广。

除了技术,还有系统稳定性。

很多人以为,辅助驾驶难在功能,其实更难的是让它“长期可用”。尤其是燃油车用户,他们不追前沿体验,但对可靠性极为敏感。而这恰恰是这套系统能真正“跑起来”的底气。

从2018年起,卓驭与上汽大众展开深度合作,到2024年第一版IQ.Pilot驾驶辅助上车,再到如今已经合作了整整7年。

Pro家族上市前,这套系统通过了502项超国标测试,是国内首个通过大众体系 A-SPICE CL2 三方认证的供应商。

它跑过-40℃的超低温长时间工作测试,也顶住了105℃的连续1000小时高温老化,还经受了5.4万次启停寿命考验,确保在极寒、极热、长途高频驾驶这些燃油车常见场景下都能稳稳工作。

在电磁兼容性上,它拿下了国际EMI/EMS双认证,能抗15kV静电电磁干扰抑制能力超欧盟10倍以上,几乎代表了“燃油车智驾可靠性”的天花板。

“卓驭跟上汽大众的合作,应该是汽车智能化历史上,为数不多持续时间这么长的项目了,光是让团队坚持那么久,一直别放弃做下去,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沈劭劼坦言,中间难题太多了,但团队从没放弃。哪怕是通信架构这种“历史问题”,也要靠去找人、找供应商,花时间一点点解决。

“人机共驾”更难,也更重要

真正靠谱的辅助驾驶系统,不该靠“无接管里程”来炫技,而是能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平常时候不添乱。

这就是卓驭坚持做的路线——人机共驾

沈劭劼解释,“人机共驾,其实是两个交互。一个是人从车手里接回控制权,一个是人把权力再交回给车。”

前者像“抢回来”。车在控制时,方向盘是带力矩的。如果这个力太大,人扭不过来,就像在和车较劲;但太小,一碰就退出辅助驾驶,也不安全。

这个“退出阈值”要调得刚刚好,既要防误触,也要保证能顺利接管。

△高快路实际体验人车共驾

团队基于不同车速、方向盘回正力矩和驾驶员坐姿等数据,建立了一套动态退出阈值机制:比如在高速巡航时,方向盘交接需要更稳定的力感和反馈,防止“系统误以为你要接管”而突然退出;而在中低速的绕行、入匝场景,则会放宽一些,允许更灵敏的人工干预窗口。

后者像“松回去”。人松开方向盘时,车不一定是直线前行的,可能有偏角、弯道、甚至没有清晰车道线。这时候,系统要先判断当前姿态,再把车“拉回正轨”,但动作还不能太猛,太猛会吓到人。而“吓到人,其实也是另一种人车打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卓驭采用了高悟性端到端架构 + 安全推理机制,不是一次性计算一条“死轨迹”,而是基于感知结果动态规划出多条路径,并实时评估风险,选择当前最优的那一条。

整套系统就像一个老司机,能看清路况、判断风险、控制节奏,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让你自己开。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坦言:“我们不讲‘全程无监管’。我们更喜欢,也更自豪的是‘人机共驾’。这比无接管更难,因为要做到真正的人车合一,对打磨的要求更高。”

不完美,才是进步的开始

这套系统当然还不完美。

在试驾过程中,我们确实也遇到了一些“小瑕疵”:

比如有一次,车辆在实线路段尝试变道,出现了轻微偏移;

准备进入匝道时,通常会提前三公里驶入最右车道,即使前车很慢也不换线;

而在匝道内,如果出现车道选择的情况,也偶尔会有一点犹豫。

但回过头来看,这些问题的出现,反而说明了一个事实:它已经跑在路上,并开始面对每一个“真实用户会在意”的细节。

如果它只是个展示功能的 demo,没人会关心匝道里怎么走;如果不是交到用户手里,根本不会有人去评价,它该不该变道、能不能更果断。

能被挑剔,恰恰是它已经“能用”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无意识中,已经开始把它和一线新能源辅助驾驶系统对比了,这本身就说明,此次卓驭“油电同智”技术在上汽大众Pro系列上的再一次落地,让燃油车在智能化体验上,真正跨了一大步。

这一切的背后,不是一套通用方案简单“兼容”油车,而是一整条为油车量身定制的技术路径。从热管理、动力响应到通讯适配,从路径规划到人机交互,每一环,都是卓驭一条条跑通的难点;但同时在如高悟性端到端等先进技术上,保持了与新能源车的“技术同源、体验同优”

更重要的是,从这次上汽大众Pro家族上市开始,那个“油车辅助驾驶=阉割体验”的刻板印象,终于被打破了。用户第一次能在一辆传统油车上,体验到“端到端+纯视觉”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也是头一回看到,在没有激光雷达、没有高精地图的前提下,油车也能靠7年的工程打磨,把智能化体验真正追上来。

这不只是卓驭一个团队的事,更像是整个燃油车辅助驾驶链条,一起完成的一个转身。

而放眼当下,在推动燃油车智能化的这条路上,卓驭,正走在最前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 ERA序列发布、帕萨特...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幕。上汽大众在1.1号馆集中展示了近期产品战略调整的关键举措,...
沃尔沃袁小林分享整合中国资源,... 全球首发的沃尔沃全新XC70,给出了一个豪华品牌掀桌子的预售价:两驱长续航的预售价仅29.99万元、...
2025广州车展:雷克萨斯多款...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LEXUS雷克萨斯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以全面焕新的姿态展现品牌在电气...
广州车展|设计美学到智能驾控,... 11 月 21 日,广州车展正式启幕。在众多新车与概念技术交织的展区中,广汽昊铂带来了“华系双智旗舰...
上汽大通焕新出发布局新能源创富... 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上,上汽大通以"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导者"姿态强势登场,携星际X EV、大家9超...
他们从全世界归来,只为这一件事... 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即将在梅州拉开帷幕,这是一场经贸合作盛会,也是一次跨越山海的心灵团聚。许多熟悉或崭...
技术先锋廉玉波膺选工程院院士 ... 2025年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汽车总...
7.8万拿下大5座插混SUV,... 那天在商场门口晒太阳突然被一辆车勾住了脚。 银灰色的车身不算张扬就是有种“你不看我一眼都觉得对不起它...
2025广州车展:哈弗品牌与用... 11月21日,哈弗品牌以“与哈弗一起 粤活粤年轻”为主题的上演了一场关于“年轻”的深度对话,不仅展示...
广州车展|AMG GT XX中... 11月21日,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