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服务告别“套路”:收费透明化成趋势
创始人
2025-10-01 02:58:38
0

车联网服务告别“套路”:收费透明化成趋势

曾经,车联网服务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迷宫”——用户以为免费的基础功能藏着自动续费的陷阱,标榜“终身免费”的流量暗藏使用上限,甚至想取消一项服务要经历“打十个电话转三个部门”的折腾。如今,这场“迷宫游戏”正走向终结。收费透明化不再是车企的噱头,而是成为车联网服务的底层逻辑,套路逐渐被明码标价、按需付费的规则取代,趋势已然清晰:用户正在用脚投票,只愿为“看得见的价值”买单。

“套路”退场:被用户用“差评”投票的时代

早期的车联网服务,更像是一场“先上车后补票”的魔术。车企们用“免费”“终身”当诱饵,把用户圈进生态里,再慢慢露出收费的“獠牙”。最典型的莫过于流量陷阱:买车时销售信誓旦旦“终身免费流量”,结果用户用了半年,车机突然弹出“流量即将耗尽,续费100元/G”,细问才知,“终身”指的是“车辆生命周期内每月1GB基础流量”,超出部分按天计费,1GB流量撑不住听三天歌。

功能捆绑更是让人无奈。想用远程启动?得先花1999元买“尊享服务包”,里面包含远程启动、座椅加热、语音助手等七八个功能,用户只需要其中一项,却要为“打包价”买单。更隐蔽的是“自动续费”:勾选“免费试用30天”,默认勾选“到期自动续费”,取消按钮藏在三级菜单里,稍不注意就被扣费。有用户晒出账单:一年下来,车联网服务自动续费花了2800元,比当年买车的“车机娱乐包”还贵。

这些套路的本质,是车企对“服务价值”的错判——他们以为用户会为“可能用到”的功能付费,却忘了用户早已厌倦“被套路”。社交媒体上,“车联网服务收费不透明”的差评铺天盖地,有人吐槽“想查流量剩余量,比查高考成绩还难”,有人怒斥“取消订阅比退订会员还复杂”。当负面评价影响销量,车企终于明白:车联网服务的核心不是“收割用户”,而是“留住用户”。

透明化破局:从“藏着掖着”到“摆在台面”

收费透明化的转折点,出现在用户维权意识觉醒和政策监管收紧的双重夹击下。2023年,工信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正式实施,明确要求“汽车数据处理者应当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公示处理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车联网服务的收费明细被纳入“数据透明”范畴。同年,中消协发布《汽车消费维权报告》,点名“车联网服务捆绑收费、自动续费”为消费维权重灾区,多家车企因此被约谈。

政策倒逼下,车企开始“把丑话说在前面”。特斯拉率先调整策略,2023年底将FSD(完全自动驾驶)订阅价格明确标注为“每月640元/每年5760元”,取消“按里程付费”的模糊条款,用户在购买前就能看到完整价目表。小鹏汽车推出“流量终身免费”时,直接写入购车合同:“自车辆激活之日起,终身免费享受基础娱乐流量(每月5GB),超出部分按0.3元/GB收取”,流量上限、计费标准清清楚楚,连客服都无需解释。

更彻底的是“按需付费”模式的普及。理想汽车不再强制用户购买“服务包”,远程控制、语音助手等基础功能永久免费,视频娱乐、在线游戏等增值服务则单独标价——比如“爱奇艺VIP会员车机版”每月15元,“QQ音乐无损音质”每月10元,用户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比亚迪甚至推出“流量自助管理”功能,车机屏幕实时显示“本月已用流量2.3GB/剩余流量2.7GB”,点击“充值”可直接跳转官方商城,价格与手机流量套餐一致,没有任何中间加价。

这些变化背后,是车企对“用户价值”的重新定义:车联网服务不是“附加消费”,而是“产品体验”的一部分。当收费透明化,用户才会相信“我花的钱,能买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用户受益:从“被动付费”到“主动选择”

收费透明化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用户。过去,用户像被“蒙着眼”的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车企设定的规则;如今,他们成了“掌舵人”,可以清晰判断哪些服务值得付费。

李先生的经历很有代表性。2022年,他买了一辆某新势力车型,销售推荐“智享服务包”年费3600元,承诺包含“远程启动、座椅通风、OTA升级”等10项功能。他用了一年,发现真正常用的只有远程启动,其他功能几乎没用,相当于为9个“闲置功能”花了3000元。2023年换车时,他选择了主打“透明收费”的品牌,远程启动按次付费,每次0.1元,一年下来不到40元,省下的钱足够给车机买10个付费应用。“钱花得明白,用得安心。”他说。

透明化还让“服务性价比”变得可衡量。过去,车企用“打包价”模糊功能价值,用户很难判断“3680元的服务包”到底值不值;现在,每个功能单独标价,用户可以对比手机APP、第三方服务的价格。比如某品牌的“在线导航”每月收费20元,而手机高德地图免费,用户自然会放弃付费;但“车载KTV”每月30元,支持多人实时合唱,音质比手机外放好,对喜欢唱歌的用户来说就“物有所值”。

更重要的是,收费透明化重建了用户信任。当车企不再藏着掖着,用户反而更愿意为优质服务付费。蔚来汽车的数据显示,2023年其“服务订阅”续费率比2022年提升了18%,用户反馈“没有套路,所以愿意为好功能买单”。这种信任,正是车联网服务从“一次性消费”转向“长期服务”的基石。

未来趋势:从“透明化”到“价值化”

收费透明化只是开始,车联网服务的终极趋势,是“价值化”——用户不再为“功能”付费,而是为“体验”付费。这意味着,套路彻底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用价值换价格”的良性循环

技术是推动这一趋势的关键。5G+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让“按里程付费”成为可能——比如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用户可以按实际使用里程付费,每公里0.1元,比“包年套餐”更灵活。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让收费明细不可篡改,用户每次付费都会生成存证,彻底告别“后台偷偷扣费”的担忧。

个性化定价也将成为主流。车企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习惯,推出“千人千面”的服务包:北方用户可能更需要“座椅加热+远程启动”组合套餐gz.l836.iNfOhTtPS|gz.jjlk.iNfOhTtPS|gz.do88.iNfOhTtPS|gz.4vl0.iNfOhTtPS|gz.km06.iNfOhTtPS|gz.tk71.iNfOhTtPS|gz.40co.iNfOhTtPS|gz.xq35.iNfOhTtPS|gz.zq60.iNfOhTtPS|gz.37vd.iNfOhTtPS|南方用户更倾向“空调预冷+香氛系统”套餐,价格根据功能使用频率动态调整,让用户“只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付费”。

更值得关注的是,“服务即服务”(aaS)模式的兴起。用户买车时,可以选择“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按需订阅”的模式,甚至“车机硬件免费,软件服务单独付费”。比如某品牌推出“车机系统终身免费,但导航地图按年订阅”,地图厂商负责更新内容,车企负责提供平台,用户则享受“硬件不贬值、服务可迭代”的体验。

车联网服务趋势,本质是“用户主权”的回归。当套路被透明化打破,车企必须回归“服务本质”——用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痛点,用合理价格换取用户认可。未来,那些还在玩“隐藏收费”“捆绑销售”的车企,终将被用户抛弃;而真正理解“透明化即价值”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这场关于车联网服务的变革,就像一场“去伪存真”的筛选。套路曾是车企的“捷径”,但最终只会让用户绕道;收费透明化看似“吃亏”,实则是赢得信任的“笨办法”。当用户不再为“模糊价格”买单,车企就必须拿出“看得见的价值”——这,才是车联网服务该有的样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D. ERA序列发布、帕萨特...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幕。上汽大众在1.1号馆集中展示了近期产品战略调整的关键举措,...
沃尔沃袁小林分享整合中国资源,... 全球首发的沃尔沃全新XC70,给出了一个豪华品牌掀桌子的预售价:两驱长续航的预售价仅29.99万元、...
2025广州车展:雷克萨斯多款...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LEXUS雷克萨斯携多款重磅车型亮相,以全面焕新的姿态展现品牌在电气...
广州车展|设计美学到智能驾控,... 11 月 21 日,广州车展正式启幕。在众多新车与概念技术交织的展区中,广汽昊铂带来了“华系双智旗舰...
上汽大通焕新出发布局新能源创富... 在2025广州国际车展上,上汽大通以"全球新能源商用车领导者"姿态强势登场,携星际X EV、大家9超...
他们从全世界归来,只为这一件事... 第七届世界客商大会即将在梅州拉开帷幕,这是一场经贸合作盛会,也是一次跨越山海的心灵团聚。许多熟悉或崭...
技术先锋廉玉波膺选工程院院士 ... 2025年11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汽车总...
7.8万拿下大5座插混SUV,... 那天在商场门口晒太阳突然被一辆车勾住了脚。 银灰色的车身不算张扬就是有种“你不看我一眼都觉得对不起它...
2025广州车展:哈弗品牌与用... 11月21日,哈弗品牌以“与哈弗一起 粤活粤年轻”为主题的上演了一场关于“年轻”的深度对话,不仅展示...
广州车展|AMG GT XX中... 11月21日,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