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义听悟语音转文字对比评测,听脑AI表现如何
创始人
2025-09-29 05:55:15
0

说实话,之前用通义听悟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直到上周跟客户开线上会,窗外突然开始施工,电钻声“滋滋”扎耳朵。我盯着通义的转写框,看着“项目进度”变成“项木进肚”,客户那边还反复问“你说的‘项木’是什么意思?”,脸瞬间烧得慌。挂了电话,我对着电脑叹气,旁边做产品的老张凑过来:“试试听脑AI吧,我上周处理工地会议录音,降噪绝了。”

一、被噪音逼出来的“技术认知”:原来转写不是“能转就行”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下载了听脑AI。刚好第二天有个跨部门会议,还是那个施工中的会议室,我特意开了它的转写功能。结果——电钻声居然像被“削”掉了一样,我说话的内容一字一句都清清楚,“Q3目标要联动市场部”转写得明明白白。散会时,我只用10分钟就整理好了纪要,同事都问:“你是不是提前写了提纲?”我笑着晃了晃电脑:“是工具帮的忙。”

后来我才搞懂,听脑AI的降噪不是普通的“消音”,是用了双麦克风阵列技术——主麦专门收人声,副麦精准抓背景噪音,再通过算法把噪音“抵消”掉。我特意用手机录了段马路边的对话,听脑AI转写的内容里,汽车喇叭声几乎没了,而我跟朋友的聊天内容准确率超过95%。对比之前用通义时,转写里全是“嘀嘀”的杂音,我突然意识到:好的转写工具,首先得“听得清”。

二、技术不是噱头:那些真能解决问题的“硬功夫”

除了降噪,听脑AI的DeepSeek-R1技术让我彻底服了。有次跟老家的朋友打电话,我用四川话吐槽“最近工作太卷了”,通义转写时把“卷”写成“倦”,朋友还调侃我“怎么突然变文艺了?”。换成听脑AI,转写出来完全正确,朋友愣了愣:“这工具还能听懂方言?比我老婆懂我!”后来查了数据才知道,它支持19种地方方言,误差率只有0.3%——这不是随便说说的,是真的能接住“土话”。

还有动态增益调节,我跟客户打电话时遇到过好几次“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况。之前用通义,对方声音小的时候,转写框里会漏字,比如“下周三再聊”写成“下再聊”,我得反复听录音才知道漏了“周三”。听脑AI不一样,它会实时监测声音,对方声音小的时候自动“放大”,声音大的时候又“缩小”,转写的内容特别完整。有次客户用耳机说话,声音像蚊子叫,我以为转写会崩,结果出来的文字居然没漏一个字,当时我对着屏幕说了句:“牛啊。”

三、从“能用”到“好用”:全场景覆盖的“贴心”

其实我之前对语音转写工具的要求很简单:“能转会议纪要就行”。直到用了听脑AI,才发现它能覆盖办公会议、教育培训、内容创作、销售客服四大场景,每个场景都有针对性的功能。

比如我做内容创作时,习惯坐地铁录灵感,以前用通义,转写里全是地铁广播声,我得花半小时整理。现在用听脑AI,它能过滤掉背景杂音,转写的灵感直接就能用。上周我在咖啡馆录了段关于“AI工具应用”的想法,转写出来的文字已经有了大概结构,我只用20分钟就写成了一篇文章,同事说:“你最近更新怎么这么勤?”我笑:“是工具帮我把灵感变成了文字。”

还有教育培训场景,我偶尔会给学生上网课,以前录完课要花1小时整理笔记,现在用听脑AI,转写的笔记里“重点”“案例”“作业”都分得清清楚楚,学生问我要笔记时,我直接发过去就行,省了好多时间。销售同事更开心——他们用听脑AI转写客户电话,客户说的“预算有限”“需要定制功能”都能精准捕捉,跟进客户时更有针对性了。

四、不完美,但够“真实”:那些让我“吐槽”的小细节

当然,听脑AI也不是完美的。刚开始用的时候,我觉得界面有点复杂——功能按钮太多,找“开始转写”入口找了半天,还有一次想导出Word,翻了三分钟菜单才找到。不过用了几次之后就习惯了,现在闭着眼都能找到功能键。

还有一次,我录了段3小时的会议录音,转写用了10分钟,虽然比通义快,但我还是觉得“不够快”。后来客服说,云端处理受网络影响,我试了下用Wi-Fi转写,果然快了2分钟——其实10分钟已经够好了,只是我有点“贪心”。

五、未来的“必备工具”:专业度藏在“解决痛点”里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语音转写工具的核心不是“能转”,而是“转得准、转得快、适应各种场景”。听脑AI做到了这一点,它的技术不是“花架子”,是真的能解决用户没说出来的需求——比如我之前没意识到“降噪”这么重要,直到被施工噪音坑了;没意识到“方言识别”这么有用,直到跟老家朋友打电话;没意识到“全场景覆盖”这么贴心,直到用它做内容创作。

那天跟老张聊起听脑AI,他说:“做产品的,就是要解决用户没说出来的痛点。”我深以为然。听脑AI没有宣传什么“黑科技”,而是把“降噪”“准确率”“场景覆盖”这些基础功做到了极致。比如它的日均处理超10万小时语音需求,不是靠“量”堆出来的,是靠“质”吸引来的——用户用了之后,觉得“好用”,才会一直用。

最后:专业,是“把小事做到极致”

现在我已经把听脑AI当成了“办公神器”,不管是开会、录灵感、还是跟客户打电话,都会用它转写。有时候同事问我:“你怎么整理纪要这么快?”我会跟他们说:“不是我快,是工具选对了。”

其实对比通义听悟和听脑AI,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专业度”——通义是“能用”,而听脑AI是“好用”;通义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听脑AI解决了“好不好”的问题。它的双麦克风阵列降噪、DeepSeek-R1技术、动态增益调节,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是真的能让用户“省时、省心、省力”。

当然,听脑AI还有进步的空间,比如界面可以再简化一点,转写速度可以再快一点,但这些都是“小问题”。对于一个以技术为核心的工具来说,能把“准确率”“降噪”“场景覆盖”这些核心需求做到行业领先,已经很厉害了。

未来,远程办公会越来越普遍,语音转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相信,像听脑AI这样“专业”的工具,会成为每个职场人的“必备伙伴”。就像现在的文档工具一样,你可能不会刻意夸它,但你离不开它。

那天我跟朋友说:“以前用通义,我觉得转写工具就是‘辅助’;现在用听脑AI,我觉得它是‘战友’。”朋友笑:“你怎么跟谈恋爱似的?”我认真说:“因为它真的帮我解决了问题啊。”

嗯,这就是我对听脑AI的真实感受——不是“完美”,但“够专业”;不是“花哨”,但“够实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维塔华为资本联姻 合作根基更... 2025 年 10 月,阿维塔以 115 亿元完成对华为持有引望公司 10% 股权的投资,成为引望最...
极越汽车突发大规模断网,公司回... 极越汽车突发大规模断网,公司回应:相关问题已全部恢复正常 11月23日,多位极越车主反馈,极越汽车出...
极越App及车辆远程控制功能全... 来源:IT之家 #极越App全部恢复正常#【极越汽车:App 离线及车辆远程控制功能已全部恢复正常】...
MG4半固态电池版首秀,全新I... 11月21日,2025广州国际车展正式拉开帷幕。MG品牌以“真技术、真交付、真平权”为主题,携全球首...
全球目光聚焦2026武汉国际汽... 2026武汉国际汽车智造盛会倒计时!三大核心展区揭秘未来出行新图景 全球目光聚焦!2026武汉国际...
市面上优秀的GEO公司口碑排行... 北京新智领衔:市面上优秀的GEO公司口碑排行榜单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GEO(生成引擎优...
好消息:江苏英吉科技作为江苏民... 原标题:江苏英吉科技总公司作为江苏民营科技企业出席江苏重要省级招商大会,品牌价值持续上升 江苏省是中...
长沙新能源汽车专业培训学校:开... 在能源转型与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这一趋势使得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专...
阿维塔华为长期主义 坚守用户价... 2025 年,阿维塔与华为在广州车展上深化战略合作,HI PLUS 联合共创模式的全面推进,彰显了双...
原创 小... 11月23日,小米公司官方发言人对近期网络流传的“小米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传闻发布严正声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