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红“唐飞机”不幸坠机引发网络热议,我们注意到,他驾驶的飞机很特别,是一款共轴反转直升机,那么这种飞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共轴反转直升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上下两副反向旋转的旋翼,替代传统直升机的“单旋翼+尾桨”布局,在机动性、空间适应性、飞行效率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首先是飞行效率高。
传统单旋翼直升机的尾桨仅用于抵消主旋翼产生的“反扭矩”(主旋翼顺时针旋转时,机身会逆时针转动),尾桨消耗的功率占发动机总功率的10%-15%,且无法为飞行提供升力或推力,属于“功能性损耗”。共轴反转直升机通过“上下旋翼反向旋转”,两副旋翼的反扭矩完全抵消,节省的尾桨功率可全部用于主旋翼,提升升力或飞行速度。例如卡-52的最大平飞速度达350公里/小时,比同级别传统武装直升机(如AH-64“阿帕奇”的300公里/小时)快15%以上。
其次是机动能力强。
双旋翼的升力叠加效应,使其在大迎角(机身大幅倾斜)飞行时仍能保持足够升力,不易失速,适合低空突击、规避地形等场景;双旋翼对气流的“扰动抵消”更明显,在侧风、湍流环境下(如海上、山区),悬停时的位置偏差更小,适合精准吊装、舰载起降、救援等需要稳定悬停的任务;共轴式直升机的机身较短,而且结构重量和载重均集中在重心处,因而减少了直升机的俯仰和偏航的转动惯量,机动性更强。
第三就是适合空间受限场景。
传统直升机的尾梁长度通常占机身总长的30%-40%(如AH-64的尾梁长约4米),而共轴直升机无尾梁,机身更短粗(如卡-52的机长仅15.96米,比同级别AH-64的17.76米短1.8米),带来两大优势:一是舰载适配性强:航母或驱逐舰的直升机甲板面积有限,短机身的共轴直升机可更灵活地调度,且停放时占用空间更小;共轴反转布局旋翼直径小,机身结构紧凑,还取消了尾桨,且无需为尾桨预留“安全距离”,使其在狭窄环境作业更灵活,更适合反恐突击、消防救援等任务。
最后就是生存能力更高
尾桨是传统直升机的致命弱点,在战场环境中,尾桨易被轻武器、单兵导弹击中,导致直升机失控坠毁;在低空作业中,尾桨也可能碰撞树木、电线等障碍物。共轴直升机的无尾桨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共轴反转直升机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比如:如何避免机动过程中发生“打桨”,共轴反转专用飞行控制系统的开发、传动系统的设计、气动布局优化等等。
总之,这种旋翼布局的直升机技术难度更高,“唐飞机”的飞机又是民间设计制造的,难免出问题。从视频画面看,飞机的高度不高,也就10多米,突然就下坠了,同时旋翼也四处乱飞,很可能就是打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