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发小去买新车,本来挺高兴的事儿,最后差点吵起来。现在想想,那些经销商的套路真是防不胜防,尤其新手买车,很容易栽进去。今天就掰扯掰扯我亲眼见的几个坑,还有那让人头大的 “定金” 和 “订金”,差一个字真能差出好几千块。
先说第一个套路,全款买车反而不受待见。发小一开始就打定主意全款,销售听了脸都快拉下来了,一个劲儿说贷款多划算。“哥你看,走我们厂家金融,三年零利息,比全款还便宜小几千,手头留着钱周转多好。” 当时听着确实动心,发小差点就改主意了。后来才知道,这都是幌子,等你真要办贷款了,就冒出个 “金融服务费”,按贷款金额的几个点收,算下来比全款还贵。而且这钱大多不给开发票,销售自己还能拿提成,你说气人不?
再就是那个 “低价引流” 的坑。我们一开始在网上看某款车,报价比实体店低不少,兴冲冲跑过去,销售却说 “那个价是老款库存车,早卖完了”。要么就说 “得捆绑装潢包才能享这个价”,脚垫、贴膜、行车记录仪加起来又是一万多,全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说实话,这种先把人骗过来再坐地起价的招数,真挺让人恶心的。后来跟懂行的朋友聊,才知道好多店都这么干,网上挂个低价当钩子,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最关键的还是 “定金” 和 “订金” 这俩坑,我发小就差点栽这儿。一开始销售催着交 “意向金”,说能留优惠,合同上写的是 “定金” 两个字。后来我们发现同配置的车别家便宜,想退钱,销售立马变脸,说 “定金不能退,这是规矩”。当时俩人吵得面红耳赤,后来找市场监管的朋友问了才清楚,“定金” 是担保,你要反悔就拿不回来,要是店家没车,得双倍退你;但 “订金” 就是预付款,一般能商量着退。听说现在汽车合同纠纷,近六成都是因为这俩字闹的,真是一字千金。
对了,还有个细节,当时销售给我们算落地价,故意把各项费用拆得含糊,什么 “服务费”“建档费” 一大堆,问具体是啥,就说 “行业都这样”。后来我们硬逼着一条条列清楚,才发现好多都是乱收费。之前看新闻,有 4S 店收了金融服务费不给发票,最后被罚款好几万,可见这根本不合法。
现在想想,买车真得沉住气。别听销售说得天花乱坠,贷款还是全款自己算明白,合同上的字盯紧了,尤其是 “定” 和 “订”,最好让销售注明 “可退”。还有那些巧立名目的费用,能砍就砍,实在不行换家店,千万别不好意思。
我那发小最后折腾了好几天才把车买成,回来跟我说,这辈子再也不想跟 4S 店打交道了。其实只要摸清这些套路,买车也能省不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