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
9月24日至26日,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的阿里云栖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在众多参展企业中,卓驭科技作为国际领先的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受邀亮相并深度参与核心议程,其主论坛发言与圆桌讨论内容,成为大会关注焦点。
卓驭科技云栖大会展台(受访者供图)
在大会主论坛环节,卓驭科技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发表了题为“全球可享的智驾平权”的主题演讲。这是云栖大会历史上首次有辅助驾驶供应商登上主论坛,标志着行业对智能驾驶技术普惠化趋势的高度认可。陈晓智在演讲中强调,卓驭的核心使命是通过技术突破与工程实践,打破高阶辅助驾驶功能长期局限于高端车型的局面,使其成为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松享用的普惠科技。
卓驭科技到端大模型演进(受访者供图)
陈晓智分享了卓驭近期两项关键量产成果:其一是业界首个面向10万元级车型的城市NOA(领航辅助驾驶)方案,计划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通过OTA方式向多款车型上推送,还与大众集团合作,成功量产全球首批搭载无图端到端高速NOA功能的燃油车型,实现了“油电同智”的行业突破,未来该功能将扩展至奥迪品牌等多款燃油车。 陈晓智深入解读了卓驭新一代端到端架构的技术演进。该架构已从去年的感知+规划两段式,升级为涵盖“端到端世界模型”与“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的多元技术路径。他特别指出,世界模型、VLA、一段式端到端等概念并非互斥的技术路线,而是不同维度的能力补充。
卓驭科技与阿里云合作(受访者供图)
在9月25日的“Data+AI圆桌派汽车自动驾驶”专题讨论中,卓驭基础设施部总监王鹏从技术实践层面,分享了公司在数据处理、算力优化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前沿探索。 王鹏透露,卓驭的数据资产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从零积累到1000万数据耗时两年,从1000万到2000万用了一年,而从2000万到1亿仅用了半年时间,且仍在高速增长。”面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挑战,卓驭构建了自动驾驶数据湖方案,结合文本、向量、GIS、标签等多模检索引擎,实现高效的价值数据挖掘。 在算力成本优化方面,王鹏分享了卓驭与阿里云合作的成功案例:通过引入新型计算框架并将Dataloader过程卸载至弹性CPU资源池,卓驭将GPU利用率提升至98%左右,同时整体训练成本降低约50%。他强调,面对“算力需求激增、性能要求极致、成本控制严格”的不可能三角,卓驭依托阿里云等云底座与行业定制化基建能力,正不断寻求突破与平衡。 自2016年成立以来,卓驭科技已与超过十家优质车企、十几个品牌建立量产合作关系,累计合作量产车型超过30款,另有30余款车型正在推进中。今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了端到端视界模型与VLA方案,并在德国慕尼黑车展期间宣布设立欧洲总部,加速“中国方案”的全球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