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朋友去 4S 店做常规保养,刚坐下三分钟,接待顾问就拿着检测单过来了:“您这发动机舱积碳严重,得做个深度清洗,再给油路通一通,不然影响寿命。” 朋友差点被说动,我赶紧拽了他一把 —— 这套路,我去年才栽过跟头。
真不是我多疑,上次自驾回来车怠速有点抖,师傅也是这么说的。他打开引擎盖,用棉签蹭了点黑东西给我看,说得跟发动机要报废似的。我一着急,花一千多做了全套清洗,结果呢?抖是不抖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心理作用,跑趟高速自然就好了。现在想想,当时真是傻,人家就吃准了咱不懂车。
最坑的还得是发动机舱清洗。有回在修理厂,师傅说我机舱太脏影响散热,推荐三百块的高压水洗。我正犹豫呢,旁边一个大哥突然插嘴:“可别!我前年自己用水冲了下,发动机直接报废,换一个花了三万多。” 后来才知道,机舱里全是电子元件,沾水特容易短路,真要清用高压气枪吹吹就行。你说这钱花的,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还有油路清洗,简直是 4S 店的必推项。我认识个干维修十年的老徐,他偷偷跟我说,正常开的私家车哪用老洗油路?长途高速跑下来,积碳自己就带出去了。那些清洗剂网上卖几十块,到店里翻好几倍,效果还没加箱好油实在。他见过最夸张的车主,新车开了五千公里,就被忽悠着做了四次油路清洗。
哦对了,千万别信 “不做清洗就脱保” 的鬼话。之前有个贵阳的大哥,熟人修的车还被套路了,说不用店里的机油就不给质保,结果一年修了七八次还没好。后来我特意查了,保养和三包根本没关系,自己外面做保养,该保修的照样保修。
其实判断要不要洗特简单,翻翻保养手册就行。手册上没写的,基本都是可做可不做的。像节气门清洗,至少得跑个三四万公里再说吧?刚开一万公里就嚷嚷着要洗,这不纯纯割韭菜吗?
上次去保养,师傅又推荐燃油宝,说能除积碳。我直接问他:“你自己车加吗?” 他愣了下没说话,我立马懂了。真不是说所有清洗项目都没用,就是太多人把 “可选项” 说成 “必选项”,借着咱爱惜车的心理赚钱。
现在我保养就认准机油机滤,多余的项目一概不做。师傅脸拉得老长也没用,咱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们说怪不怪,以前总担心不做清洗车会坏,现在反而啥毛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