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最好的时代;数据显示,全球每卖出10辆新能源车,就有6辆来自中国品牌,且从电池技术到智能驾驶,从产能规模到市场份额,中国车企已经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但高速增长的背后,一条隐秘的“黑公关”产业链却在暗中滋生。每一款新车上市引发外界关注热议之时,似是而非的“黑料”总能精准刷屏。
针对这一情况,近期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启动为期三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剑指“水军控评”“黑公关”等顽疾。这场被业内称为“及时雨”的整治行动,为何让车企集体采取行动?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困局?
越火越“黑”?揭开热门车型的“黑套路”
大家都清楚,网络渗透进各行各业,汽车领域也不例外。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带来巨大流量和曝光的同时,肆意抹黑的谣言也开始大量滋生,且一款新车的市场热度似乎总能与网络负面信息的密度成正比。比如今年成都车展期间,极氪旗下的一款旗舰SUV极氪9X开启预售,1小时订单量就突破4.2万单,这样的成绩本应是产品力的最好证明。但在预售通道关闭后不到24小时,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雷同的负面评价,仔细观察,这些帖子不仅发布时间集中,连话术都如出一辙,甚至不少发布账号的IP地址都是高度重合,显然是有人刻意而为之。
根据极氪法务部的发布的公告,真相也浮出水面:这些不实内容,是46个MCN机构旗下230多个账号故意发布的,甚至有些MCN机构背后,还连着童装店、环保装备公司、家政服务公司,这些跟汽车行业并无直接关联的企业,却“扎堆”来编汽车“黑料”,显然是有组织、有策划的恶意攻击。
在发现230多个账号集中抹黑后,极氪没有等谣言继续扩散,而是第一时间行动:法务部快速固定了所有证据,包括账号发布记录、IP地址、MCN机构关联信息等,紧接着就把完整的诉讼材料递到了司法机关,明确要依法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不给“黑公关”留任何反驳的空间。
车企主动出击,筑起“反黑”防线
其实不止极氪9X,这两年市面上热门新能源车企都有类似的遭遇,蔚来遭遇“雇佣水军攻击友商”的恶意造谣;理想则被某博主针对,发布影射车型的低俗段子视频。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乱象现在车企不惯着了,纷纷开始“重拳出击”。蔚来上线了线索上报功能,理想则对低俗影射内容提起诉讼。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反黑”阵营,从各自为战到形成合力,构筑起行业自律的第一道防线。
政策和法治齐发力,汽车圈迎来“清朗天”
法律层面的升级更让整治行动有了底气。这次专项整治和法律一起发力,就是因为它精准戳中了“黑公关”的要害。通知明确要求对它们的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不仅要处理发布账号,更要深挖背后的公关公司和出资企业。这种“连坐式”监管更为有效,过去“黑公关”只需关停几个账号就能换个马甲重来,现在则可能面临从执行者到背后金主的连根拔起,付出的代价只会越来越大。
当然,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那些发布的雷同黑帖、AI生成的虚假证据、跨行业MCN的业余抹黑,终将失去生存空间。中国新能源汽车能从追随者成长为领跑者,靠的是电池技术的突破、智能制造的升级和用户体验的优化,而非舆论场的暗箱操作。当行业生态回归清朗,真正的好产品自然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