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充电桩行业已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竞争”的新阶段,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品牌价值的核心标准。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8000万辆,市场需求已从单纯的“充电桩有无”升级为对充电速度、设备稳定性及场景适配性的综合考量。大家则更加关注设备利用率、运维成本及投资回报率。
01 行业趋势:从“量变”到“质变”的技术竞速
2025年充电桩行业正经历关键转型。液冷超充的“分钟级补能”、V2G车网互动的“能源反哺”、光储充一体化的“智慧协同”,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核心维度。
市场需求转变推动了充电桩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投资者、运营商和使用者现在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品牌。
02 品牌实力榜:技术与市场表现综合评测
基于技术专利、市场覆盖率、用户口碑及行业奖项四大维度,2025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呈现出“头部稳固、新锐崛起”的竞争态势。
在近期公布的2025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品牌评选中,郑州池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围三大奖项:2025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质量卓越奖、十大超充桩品牌以及十大重卡充电桩品牌。
池续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品牌强国·新能源充电桩行业优选成员单位”。该公司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售后服务为一体,拥有二十多项软硬件高新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
池续新能源展厅
03 池续新能源
池续新能源科技已发展成为集团化企业,依托郑州总部开设了成都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并在宁波、湖北、安徽和山东等地设有营销服务分公司。
该公司产品不仅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与1000多家运营商、5000多个充电场站展开合作,还远销俄罗斯、老挝、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50多个国家。
池续新能源构建了覆盖充电桩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技术创新上:
智能功率分配技术
其“太极全柔群充系统”实现单桩最大960kW输出功率,通过动态功率调节算法使设备利用率提升65%。例如,郑州西四环兆瓦闪充站采用该技术后,可支持16辆电动车同时快充,单日服务车辆数突破1200台次。
液冷超充架构
针对重卡充电场景,池续新能源开发了800kW液冷超充桩,采用第三代碳化硅功率模块,配合智能热管理系统,使充电枪线重量减轻40% 的同时,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该产品已通过TÜV莱茵认证,在哈萨克斯坦跨境运输项目中稳定运行超12万次。
双枪协同控制技术
其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创新性采用非对称功率分配策略,当两车同时充电时,系统自动识别电池SOC状态,优先为低电量车辆分配80%功率,充电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2%。
全场景产品矩阵:满足多元化充电需求
池续新能源的产品线呈现“纵向深耕+横向拓展”的立体布局,涵盖了多种充电场景需求。
交通枢纽场景
在资阳铜资高速服务区部署的800kW群充系统(1拖8架构),通过智能调度算法使单日服务车辆数突破480台次,较传统充电站提升3倍运营效率。
社区充电场景
240kW双枪直流桩采用IP55防护等级设计,集成漏电保护、过温监测等11重安全防护,已在全国800余个社区落地,服务超10万户家庭。
特种车辆场景
针对电动重卡开发的360kW液冷充电桩,支持CCS2、GB/T等国际主流接口标准,在内蒙古矿区极端环境下连续运行超18个月无故障。
光储充一体化
乌鲁木齐蓝鲸沐场项目采用的“光储充检”智能微电网系统,集成光伏发电、储能电池与充电模块,实现100% 绿电供应,年度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
郑州池续新能源直流快充桩
05 池续新能源的差异化价值
池续新能源在竞争中展现出三大差异化价值,这使其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
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公司提供从硬件研发、生产到运营管理的全链条服务。其自主研发的“惠利充”平台集成AI算法,可实现充电站远程监控、动态电价调整及故障预警,降低运营商管理成本30% 以上。
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力: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池续新能源可提供OEM/ODM定制服务。例如为五菱缤果开发的7kW专用充电桩支持APP控制,安装无忧;为出租车服务区设计的200A直流快充桩,可满足高频次充电需求。
全球化市场验证:池续新能源的产品已通过国际权威认证,出口至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老挝万象公交项目中,其提供的200台直流快充桩支持当地电动巴士日均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设备故障率低于0.3‱。
池续新能源工厂
06 未来展望:技术前沿布局与发展趋势
面对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变革,池续新能源已启动“新一代充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建设。
公司与郑州713研究所共建“大功率充电技术中心”,重点攻关兆瓦级充电模块轻量化设计;研发基于数字孪生的充电桩预测性维护系统,将设备故障率降低至0.3‱以下;布局无线充电、V2G车网互动等前沿领域,已提交7项相关专利申请。
充电桩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方向发展。AI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将使充电桩通过AI算法实现智能负荷分配,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光储充一体化”方案将成为主流,帮助运营商降低用电成本。车网互动(V2G)商业化将使电动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峰填谷,实现能源双向流动。
技术实力已成为充电桩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壁垒。如郑州池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技术型企业,正通过全场景技术解决方案和全球化市场布局,为运营商提供降本增效的利器,为用户创造“充电如加油”的极致体验。
未来充电桩企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设备的比拼,而是如何深度理解不同场景需求,提供基于技术创新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能力。池续新能源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产品线,正在这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上一篇: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