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
报告共计:15页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AI周报(20250907-20250913)核心内容总结
本报告聚焦2025年9月7日-13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动态,指出储能领域持续超预期,AI与新能源融合进入关键期,同时各细分产业链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储能电芯需求爆发,2025年1-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超210GWh,同比增长1.5倍,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40.21GWh,同比增长106.1%,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企业受益;宁德时代研发的全球首款钠新电池通过储能领域新国标认证,能量密度达175Wh/kg,循环寿命超3000次,低温性能优异,可合规进入国内外相关市场。固态电池应用取得突破,QuantumScape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PowerCo公司完成全球首次QS固态锂金属电池驱动电动车实车演示,珠海冠宇也宣布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半固态电池已规模化量产。此外,隔膜价格8月开启反弹,干法隔膜年内累计涨幅超30%,湿法隔膜涨幅5%-10%;钢壳电池因iPhone 17系列、AI眼镜等需求迎来扩产潮,豪鹏科获得Meta AI眼镜电池供应份额,珠海冠宇加大钢壳电池量产线投资。
光储产业链方面,头部企业积极拓展储能新市场,特斯拉发布新一代公用事业级储能系统Megapack 3及整合产品Megablock,计划2026年底在休斯顿生产Megapack 3;思格新能源专注分布式储能系统市场,2023-2024年收入增长22.8倍,2024年实现净利润8380万元,2025年前四个月净利润达1.872亿元,并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AI与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融合加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相关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多行业深度应用,2030年力争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达国际领先,海博思创、星云股份等企业受益。特斯拉开通“TeslaAI”官方微博,曝光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实物,呼应其向AI+机器人的战略转向,震裕科技、科达利等企业将受益。风电领域,大金重工与海外海风开发商签署海上风电基础供应合同,金额约12.5亿元,产品2026年交付完毕。
产业链价格方面,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99.5%)周跌幅2.67%;电解钴价格上涨,周涨幅1.12%;隔膜部分品类价格环比上涨,如7μm湿法基膜周涨幅1.82%;电解液、人造石墨负极等多数品类价格环比持平。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