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三石】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明确了汽车整车企业对供应商的”60天账期“支付起算时间,整车企业的支付账期自供应商企业交货并通过车企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
“这次明确了订单确认环节、交付与验收环节、支付与结算环节等关键环节内容,比如车企应在接收货物后及时完成验收(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验收合格即出具验收单,“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表示,这有效避免了一些车企”鸡贼“,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套路,无限拉长验收时间,各种理由说你缺材料,硬生生验收搞个半年以上。
15日当天很快,东风汽车、赛力斯、奇瑞集团、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北汽集团、江汽集团等多家车企响应倡议。
《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注意到一个细节,6月份,工信部、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也是一天时间不到,就有17家重点汽车企业作出承诺: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可承诺归承诺,财圈社在各家承诺发出一个月后采访了几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发现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些汽车供应商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没有改善,还是那样”。详见《“供应商60天账期”承诺落实如何?某汽车供应商答曰:病去如抽丝》一文。
这次众多车企承诺会不会又是口头承诺呢?
6月车企承诺账期执行不力
《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了解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次发出倡议的起因: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里面重点提到“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发挥“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问题(建议)反映窗口”作用,受理供应商相关问题反映并协调推动解决,指导行业机构制定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
可见6月1日国务院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还是让一帮车企钻了空子,以至于工信部在7月9日开通的线上投诉窗口收到了一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超期付款、变相延账期、强制汇票、执行不力。
工信部也是忍无可忍了,9月13日表态尤为严厉,这次要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定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还是不能有效落实,估计一帮车企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9月15日上午,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也表态,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缩短货款账期,也有助于整车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质效,加快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和做大做强。整车企业应着眼长远,加强与供应商企业的互利共赢合作,相互扶持、相互成就,共建良好发展生态,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倡议明确了细则,就看落实
对比6月份与9月份车企作出的账期承诺,《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发现车企承诺的主体范围、规范内容、执行细节方面大有不同。
一是承诺主体更广泛,涵盖全产业链。9月15日,中汽协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响应企业不仅包括整车企业,也涵盖了对供应链管理的全方位承诺,如比亚迪、广汽、长安、蔚来、小鹏、小米、奇瑞、赛力斯、北汽集团、江汽集团等。
二是承诺内容更系统化、规范化。这次倡议明确“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并细化起算点,明确自供应商交货并通过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鼓励使用现金,中小企业倡导全部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倡导合同有效期不少于1年,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明确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对连续性供货的非中小企业,可集中对账,账期自对账日起算,但集中对账频次不少于每月1次。
三是此次有行业协会规范加政府部门政策支持。9月15日的响应是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正式倡议的基础上进行的,且工信部明确表示支持该倡议,并强调将对账期承诺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这标志着账期治理从企业自律上升到行业规范+政策监管的双重保障。
“6月份车企承诺属于政策引导下的行业自律行为,9月15日的响应则是对账期问题的系统化、标准化回应,涵盖了账期起算点、支付方式、合同有效期等多个关键环节,标志着账期治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阶段。“林示表示。
就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9月11日所说“账期治理是长期问题 不能操之过急“。林示认为,汽车账期治理应该分为两个时间线:6月11日之前的可以缓缓落实“60天账期”,6月11日之后要严格执行“60天账期”,要不然《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就是一句空话,“上边一定是看到了过去房地产行业三道红线一刀切的危害,这次没有对汽车行业下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