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
1、储能电芯需求超预期。1)储能需求超预期爆发,根源在于新能源配储调用率和经济性提升+海外沙特、智利等新兴市场崛起;2025年1-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超210GWh,同比增长1.5倍,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40.21GWh,同比增长106.1%。2)宁德时代研发的全球首款钠新电池正式通过储能领域新国标认证。
2、固态电池应用超预期。近期,QuantumScape公司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PowerCo公司,完成全球首次QS固态锂金属电池驱动电动车的实车演示。
3、隔膜、钢壳电池等环节结构性向好。1)2025年8月锂电隔膜价格开启反弹,干法隔膜年内累计涨幅超30%、湿法隔膜涨幅5%-10%。2)钢壳电池因iPhone17系列、AI眼镜等需求,迎来扩产潮;苹果iPhone17系列预计全系采用钢壳电池,豪鹏科技获Meta AI眼镜电池供应份额,珠海冠宇加大投资建设钢壳电池量产线。
光储产业链核心观点: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
1、重视储能新市场。1)近期,特斯拉发布两款新储能产品,即新一代公用事业级储能系统Megapack3及整合Megapack3、变压器与开关设备的Megablock;特斯拉计划2026年底于休斯顿生产Megapack3。2)思格新能源近期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其专注于分布式储能系统市场,2023-2024年收入增长22.8倍,2024年实现净利润8380万元;2025年截至4月30日的四个月内,净利润为1.872亿元。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核心观点:重视新市场的突破
1、AI+新能源有望持续加速发展。近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多行业深度应用等目标,2030年力争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达国际领先。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三个方向:AI与新能源融合带来新机遇,可关注AI赋能下新能源效率提升的相关环节;风电领域,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海上风电等新市场有望突破,关注海上风电设备及安装运维企业;同时,留意新能源与AI结合衍生出的新兴商业模式相关投资标的 。
以上涉及个股仅作为教学案例,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学习。
2025年9月15日 太平洋证券 刘强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AI周报(第25期20250907-20250913):储能持续超预期,AI+新能源进入关键期
本报告由国诚团队投资顾问 王志起 执业证书编号A1290625030016 整理。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