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途中要不要锁车门?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不锁车门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一般的车辆在行驶中都会自动锁门,这是为了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车门锁止按键又称为中控锁,按下该按钮可以同时打开或关闭各车门的门锁,保证了车内人员的安全。然而,有些车主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车辆有自动落锁功能,或者已经按下了驾驶侧车门锁止按钮,但实际上自动落锁后,如果拉两下车门或者触碰车门上的特定开关,车门仍然能从里面打开,这对于好奇的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因此,我们建议使用儿童安全锁,它通常设置在汽车后门锁上,专门针对儿童安全。儿童安全锁无法通过车内的解锁开关解除,使用时需要在关车门前将儿童安全锁滑动到锁定位置,一旦锁上,车门就只能从外面打开。
现在很多车型都会设定自动落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当车速达到电脑设定的速度时(一般由厂商设定,多为10千米/时~20千米/时),锁止按钮会自动按下,防止误开车门,是最常用的设定模式。
2. 比如当变速箱挂上D挡(行驶挡)时,锁止按钮就会自动按下。
3. 驾驶员在行驶中踩一脚刹车,车门便会自动落锁。
为什么车企要这么做呢?主要还是出于安全考虑:
1. 防盗,行车后很快落锁,防止堵车和等红绿灯时被拉门抢劫;
2. 对车内儿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行驶中儿童乘客将车门打开导致的事故。
3. 防止打开车门撞到其他交通参与者,每年路边停车不观察后方来人的交通事故屡有发生,如果汽车在高速行驶下打开车门,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