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爱建证券-2025年智能汽车产业研究:颠覆式革新,供给创造需求
报告共计:69页
2025年智能汽车产业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当前至明年是汽车高阶智驾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用户接受度与商业模式共同突破的关键窗口,汽车智能化正从导入期跨入成长期,对汽车行业的改造贯穿全链条,带来多维度变革。
从产业变革来看,产业逻辑从电动化单一驱动转向智能化核心权重,智能化成为车企生存项,城市NOA等智驾体验是车企获取用户认可的关键;商业模式从一次性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持续变现,车企有望形成多元业务结构;竞争格局将从分散混战向头部集中、强者恒强转变;产品定义也从“交通工具”升级为“AI移动终端”,智能化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终极颠覆。
在技术发展方面,汽车智能化以智驾从低阶到高阶为主线,当前处于从高级辅助驾驶(L0-L2)向高阶自动驾驶(L2+至L5)过渡阶段。25H1新能源车L2及以上辅助驾驶装车率超80%,预计2026年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2027-2028年L4-L5级开始实质突破,2030年中国市场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占比将超80%。技术路线历经规则驱动、感知端AI化、端到端控制阶段,正迈向具身智能,感知、决策控制持续升级,车企也逐渐从依赖外购芯片转向自研高算力芯片。
产业链各环节也呈现新态势。上游零部件领域,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域控制器成为关键,智驾、智舱等多域融合是趋势,具备系统集成能力的企业优势凸显;算力芯片市场多强并存,车企自研或深度合作成趋势,智驾SoC自主替代有望快于座舱SoC,且两者融合是技术方向;线控底盘政策支持力度大,正从部分线控向全面线控发展,线控制动、悬架、转向等子系统技术不断升级,本土供应商加速崛起;智能座舱差异化体验成车企竞争核心,HUD从“选装”向“标配”渗透,AR-HUD和P-HUD配置率将逐步提升。
中游整车领域,具备大模型及算力全栈自研能力的头部车企是智能化直接受益者。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头部集中,不同车企阵营战略定位与技术路径各异,特斯拉引领智驾技术路线,国内跨界新势力、华为系、民营自主等车企各有布局,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提升竞争力,部分车企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下游运营方面,随着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成熟,Robotaxi等智慧出行新商业模式加速落地。目前Robotaxi等在部分城市试点运营,政策也积极营造有利环境,未来1-2年,随着硬件成本下降、车队规模扩大和用户习惯养成,Robotaxi有望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盈利,成为城市出行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同时还将衍生可观的车队销售及维修市场。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