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因为自己的一张嘴“翻车”多次,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依旧学不会管好自己的嘴。
在前不久全新智己LS6预售发布会上,刘涛放言:“我们这次是真的要把压力给到友商的油车了。”
今天晚上,智己全新LS6正式发布售价,全系19.79万元起售,从定价上来看,智己似乎给出了一些诚意,但这似乎也是被市场逼的。
全新智己LS6新增了增程式动力车型,纸面上的纯电续航和综合续航,成了刘涛要给友商的油车上压力的底气。
相比较前面几款车,刘涛很直白地调转枪头,将全新智己LS6的竞品锚定了油车,而不是像往常一般和头部新势力硬碰硬。
但刘涛“满嘴跑火车”的时候忘记了一件事:一款产品的竞对产品究竟是谁,不是品牌或你刘涛本人说了算。消费者对此才掌握着最终话语权和解释权。
即便刘涛和智己要从燃油车市场抢夺用户,也应该先考虑清楚一个问题:油车的目标客群究竟愿不愿意选择一款新能源车?哪怕是想要从油车换成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为什么偏偏选全新智己LS6,而不是销量基本盘、口碑都更好的其他增程式产品?
刘涛大言不惭式的营销未必能让全新智己LS6成为目标受众的首选,却极有可能因为刘涛的一席话,劝退部分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
一个盯着油车而不是新势力“打”的新能源汽车,专挑软柿子捏,能好到哪里去?
刘涛的话,比智己的销量多
刘涛的每一次公开亮相,每一次公开放言,都代表了智己汽车的形象。
可从多次的低级营销来看,比起向外界塑造一个精致、现代、都市的智己品牌,刘涛更热衷于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吸引负面流量。
在此次借全新智己LS6给友商油车自以为是地“上压力”之前,去年9月份的前款智己LS6上市发布会上,刘涛亲自驾驶智己LS6展示漂移技术。
现场,刘涛首圈漂移失败;接下来,依旧未能成功;第四圈,直接将场台中央的路障撞到。你几乎很难想到,这位高管孜孜不倦地漂移,究竟是在宣传智己LS6的哪项产品力。即便能够体现,也被刘涛不充分的准备带来的漂移失败给夺去了吸引力。
事后讨论,观众不会关心智己LS6,讨论的重点反而集中在“刘涛失手”。
更出圈的一次,是智己L6发布会上将竞品的关键参数标注错误。在竞品所属品牌三度表态后,智己品牌才发布了姗姗来迟的道歉。
如此严重的参数错误,审核不严谨、营销不专业、刻意博眼球,三个可能的原因,无论是哪一个,都暴露出刘涛对流量走火入魔的痴迷以及个人能力的低下。
不止这些。
发布会上公然卖惨宣扬加班文化,称员工为工作错过孩子出生;公开拉踩友商产品,称特斯拉信口雌黄、草菅人命;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我觉得L9看起来特别像老款别克GL8”。
不仅缺乏对同行的基本尊重,刘涛也不愿意面对中国汽车消费者市场的多样性:“花40多万买BBA的用户很无奈甚至悲惨。”事实是,首代智己L7的官方预售价格为40.88万元。刘涛此举,难道不是在明晃晃地歧视异己?
还没完。
自己出镜的宣传视频中,刘涛高速违停、实线变道,做出多种违规行为。不顾乘车安全,在车内上演“包饺子”。
刘涛多次因自己出格的言行让本人和智己汽车都饱受争议,刘涛的处理方式不是就此打住、再没下次,而是“我错了,下次继续”。
长此以往,的确,刘涛为自己和智己汽车带来了关注度。但一方面刘涛本人作为智己汽车的代表人,用抹黑自己形象的方式间接抹黑了智己汽车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刘涛的自毁式营销也没能转化为智己品牌的销量。
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智己汽车的月交付量仅有6108台。4款产品在售,单车平均月交付仅1527台,在同行中垫底。今年1-7月,累计销量同比下跌6.25%,仅有2.5万台,月均不足3600台。
除了满足自身的表现欲,损坏了智己汽车本应该具备的精致、都市形象,刘涛本人,还给智己带来了什么?
人在尴尬的时候会故意让自己显得很忙
全新智己LS6开启预定后不久,智己汽车就宣布,预售30分钟内订单突破了1万台。之后,智己汽车马不停蹄地继续宣传,称全新智己LS6“预售即火爆,小订现已经突破50000大关”。
数据很乐观,实际上很唬人。小订订单不同于大定,也并非锁单,因此并不能真实代表全新智己LS6上市后真实的销量交付数据。但智己和刘涛都深知市场反馈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短期表现亮眼,长尾效应缺乏,是智己诸产品一贯的套路。例如前款智己LS6,上市初期月销尚可,但随后迅速因质量问题和智能辅助驾驶问题出现断崖式销量下跌。刘涛领导智己汽车至今,也没有能力打破这个魔咒。
除此之外,刘涛的带领下,智己为了市场销量更是频繁的价格调整。例如去年上市的2025款智己LS6,上市时起售价稳定在20万元以上,有23.99万元,但随后因销量不佳便只能降价,如今起售价已经下探至20.99万元。
轮到全新智己LS6,预售权益价更是直接定在了20.99万元。对于曾经花费30万+购买并支持智己产品的老用户来说,自己手里的车在贬值,自己对于智己的信任也被刘涛辜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己汽车的营业利润仍然为负,也即亏损了18.25亿元;同时期,营业利润率为-51.32%。
作为对比,小鹏虽仍在亏损,但有大幅收窄,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利;零跑、理想、问界则均已处于盈利阶段,掌握了自我造血能力。
上汽的背书让刘涛带领智己汽车继续在亏损的道路上,有恃无恐地狂奔。然而刘涛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日子,或许不剩多时了。
今年8月25日,鸿蒙智行与上汽联合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车型尚界H5正式开启预售。尚界H5并没有走30万+的高端路线,但鸿蒙智行赋予的品牌力和口碑,让尚界H5牢牢坐稳上汽新能源品牌关键位置。未来随着20万+产品的投放,智己现有的生态位也将不再具备独特性。
刘涛曾说智己要“梳理‘高端智能电动领军者’的地位”,也曾说“智己是上汽集团‘一号工程’和唯一的高端品牌”。智己更是曾聚焦20万元以上价格带。
如今,智己有的资源,尚界不仅有,而且更多;智己没有的优势,譬如智能化体验,尚界也具备。当尚界和智己产生冲突并凭借鸿蒙智行背书获得更优秀的销量表现时,智己和刘涛,会否走上飞凡的老路?
目前,智己汽车旗下有四款车型,分别是早年间上市的L7,LS7,现在的L6,LS6,从销量上来看,除了6系产品靠着以价换量的方式尚能苟延残喘,7系产品早已沦为市场上其他畅销产品的背景板。
究其根本,智己汽车还是走了太多的弯路,从早年间产品定位过高,到现如今不得不推出增程车型,很明显智己已经无路可走,而大电池增程似乎也是一种无奈的做法,归根结底智己汽车还是没有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反而是一直在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写在最后
全新智己LS6预售发布会现场,刘涛还放言:“我们就是要做行业的‘唯一’、‘首个’和‘之最’。”
当诸多新势力品牌已经走出靠嘴皮子赚流量的时期,步入体系力竞争阶段后,刘涛带领的智己汽车还停留在旧时代。
刘涛以幼稚的营销消耗着智己背靠上汽本应具备的口碑,以混乱的价格体系和品牌定位考验着用户与消费者的耐心。
曾经许下的诺言都不作数,但这一次,刘涛或许真能言出必行——智己成为行业首个被东家放弃的新能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