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见度仅为30米的恶劣天气条件下,驾驶者必须严格控制车速,确保不超过每小时20公里。对于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等特定车辆,其限速更为严格,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这是因为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而在低能见度环境下,驾驶者的视线受到严重限制,从而增加了行车风险。
在极端情况下,如北极或山区等空气特别干净的地区,能见度甚至可以达到70~100km。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大气污染和湿气的存在,能见度往往会显著降低。大气污染现象中的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溶胶状态的大气污染物,都会对大气消光系数和能见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如果遇到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驾驶者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在能见度小于50米时,除了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外,车速还必须严格控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并尽快从最近的出口驶离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