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汽车企业举办活动一向谨小慎微、注重细节,连企业领导也屡次参与排练,力求稳妥。然而近来,风气陡然转变。台上人口若悬河,数字、百分比不绝于耳,各类花哨术语纷至沓来,所谓“技术创新”频出,实则令人瞠目,徒增笑柄。
更有那照相、献花、开车门等一系列动作,犹如戏台之上的老生,唱念做打样样俱全,却看不出几分真情实意。仿佛将消费者当作三岁孩童,以为可随意摆布、轻易糊弄。
然而消费者本是形形色色、鱼龙混杂之群体。其间既有普通百姓,也不乏隐于市井的专家学者。若商家以为世人皆愚、一律可欺,便是大错特错。近日网络上流行的老歌填新词、模仿秀、脱口秀等,皆可见消费者才情一斑。
消费者中卧虎藏龙,只是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罢了。他们或是深耕某一领域的老师傅,或是学术积淀深厚的研究者,或是身怀绝技而甘于平凡的市井高人。商家若耍小聪明,早被这些人一眼望穿,随后传播开来,终致企业声名扫地。企图愚弄消费者者,往往反被消费者的智慧所伤,正如伸手捉雀,反被雀儿啄了眼。
当然,人各有志。商家投其所好、略施手段,便有人深信不疑,这也是个人的选择。
消费者更应保持清醒。过于夸张的说辞,商家过分谦卑的姿态,未必出于真诚,也许只不过是将消费者当成陷入“恋爱脑”的观众罢了。
说到底,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本应是平等交换、各取所需。何必大搞那些虚情假意的把戏?“真诚”二字,最是难得。若商家能以质高价实的商品坦诚相待,即便没有照相、献花、开车门这类虚礼,消费者自然也愿意光顾。若是骨子里藏尽轻蔑,表面却假扮尊敬,就算跪迎跪送,也不过演出一场拙劣戏码,徒惹看客在台下窃笑而已。
消费者的智慧,如静水流深,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力量。谁若轻视这水,迟早要被其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