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濮振宇
9月8日,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98批)目录》显示:同意斯堪尼亚制造(中国)有限公司已列入《公告》的所有产品,生产地址由原备案地变更为“江苏省如皋市城北街道中瑞大道1号”。
这意味着,斯堪尼亚在华正式获得独立生产资质。这也是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后,欧洲重卡品牌首次以独资模式实现本土化生产,打破了此前合作或授权的传统生产路径。
官方信息显示,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传拓集团的成员企业之一,斯堪尼亚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业务范围涵盖卡车、客车、发动机等多个领域。
斯堪尼亚在华国产化布局始于五年前。2020年,中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为斯堪尼亚独立获取生产资质提供了政策条件。当年,由斯堪尼亚100%控股的全新工业生产基地在江苏如皋揭牌。
2022年6月,斯堪尼亚如皋基地工程建设启动。2023年10月,如皋基地动力总成项目(二期工程)奠基。2024年,如皋基地完成建设,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2025年8月,斯堪尼亚中国开始公开招募经销商。
官方将如皋基地定位“斯堪尼亚全球最先进、最可持续的工业生产基地”,基地以打造“碳中和工厂”为目标,计划通过各种方式以及对生物燃料、绿电的使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进而降低碳排放,这一举措也为斯堪尼亚享受中国各类“双碳”支持政策提供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斯堪尼亚如皋基地5万辆设计产能中,50%将出口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大洋洲等中国之外的市场。斯堪尼亚试图利用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自贸协定降低关税壁垒,同时缩短交付周期。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列全球最大卡车市场。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重型卡车超过90万辆。不仅如此,东南亚和印度对高效物流设备的需求旺盛,也使得中国成为跨国商用车企业潜在的亚洲制造与出口中心。
斯堪尼亚如皋基地的一大特点是其采用了模块化生产系统,该系统允许燃油动力与电动动力快速切换,例如国产首辆试制车虽为柴油车型,但预留了电池组安装空间,未来可通过模块化升级实现电动化,以适应市场和政策的动态变化。
斯堪尼亚在华国产,将搅动中国高端重卡市场的格局。目前,中国品牌高端重卡均价约40万元,而进口斯堪尼亚重卡售价普遍超80万元,导致其在国内重卡市场份额不足2%。国产后,斯堪尼亚重卡的价格有望接近中国品牌高端重卡的区间。
拿到独立生产资质,并不是斯堪尼亚本土化之路的终点。斯堪尼亚计划将国产化率提升至85%,但其电池包尚未明确供应商。相比之下,国产重卡企业如三一重工已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在换电重卡领域率先布局。此外,斯堪尼亚在智能化方面进展相对较慢,而福田戴姆勒等对手已实现智能网联功能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