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代MR2的成功,丰田开始着力开发二代的MR2。和很多车型后续改型开发不同的是,二代MR2在外形和机械设计也和初代MR2关系不大。第二代MR2在外形上完全放弃了欧洲小跑车的特点,转而向更高的对手911和法拉利等更强劲的对手靠拢。
第二代MR2变得更大,空间更舒适,整体流线型设计更加流畅,马力自然更加强劲。MR2全系使用了丰田3S系列发动机。3S系列是丰田S系列发动机中的一个分支,也是丰田那个年代当家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这台3S-GE中有雅马哈的影子,动力输出相当强劲,其中日版165ps,欧版152ps。北美市场自然吸气发动机则为一台2.2升5S-FE发动机,动力输出只有区区的130hp。
第二代MR2自然也搭载有涡轮版本。所有第二代MR2涡轮发动机均为代号为3S-GTE的2.0升发动机。最大输出245hp,最大扭矩可达304Nm。而正是这台3S-GTE给所有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配合上增强的变速器和相对轻量化的车身,涡轮版本的MR2可在5.9秒之内完成百公里加速度。基本上够得着那个时代的标杆法拉利328GTB或者保时捷911carrera。
然而离开莲花的帮助,MR2在轻量化上做的就不是那么好了。第二代MR2相比于前辈少则重140kg到200kg之间,更将前后重量比拖到前后42:58的比例。而雪上加霜的是初期的第二代MR2的底盘,离开莲花神奇的调教后,MR2出现了严重的转向过度,这个已经属于设计缺陷,给行车安全以及驾驶乐趣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991年,丰田被迫MR2整体悬挂进行修改。通过修改悬挂连接形式和几何参数,整个车身的重心变动得到了极大的抑制,MR2又变成了一台值得驾驶的跑车。第二代MR2虽然乐趣十足,但是其价格过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价值,因此也无法延续一代MR2的辉煌。(真车图和文字来自网络)
这次给大家介绍的这款丰田二代MR2模型来自INNO,比例为1/64,材质为合金,产品整体做工较为稳定,跳灯可打开关闭,官方价格152;几年前Peako出过同款的模型,价格更高;INNO的这款二代MR2秉承品牌的一贯水准,在形准、漆面、细节、品质方面都有较稳定的表现,不过价格也不算便宜,真心喜欢MR2的玩家可以放心入。
产品的包装采用了INNO的标准包装,红黑的开口纸套,内部是高档亚克力照,黑色塑料底座,车型信息移印在底座上;纸套包装底部有丰田的授权信息,纸套背面有二代MR2的线图。
二代MR2外形已经具备欧洲超跑的外形,而INNO作为大厂品牌,这款二代MR2模型在外形比例上问题目测不大;模型的红色漆面质感不错,缝隙刻线较深,均匀度也不错;模型的侧进气口是开模成型的,但挖的比较深,比较逼真;侧转向灯是移印的,门把手也是浮雕的,但还算细腻;模型的车窗玻璃边缘有黑色的边框;模型的车外后视镜为独立件,做得还算细腻,另外模型的尾翼也是独立构件的,但式样上是高尾翼。
模型的悬挂高度还算适合,轮子的大小也符合比例;轮毂是电镀色的,质感还是很不错的;刹车系统倒是还原了,有刹车碟和刹车钳细节。
二代MR2还是延续一代的跳灯设计,模型的这个跳灯是可以开合的,关闭状态下和车身的契合度不错,打开的开关在车模底部,实际操作相对顺畅;转向灯和雾灯都是独立件,质感也挺不错;前杠上的通风口是开模成型再涂黑的,车头的丰田牛标是移印的,还有车牌照细节。
车尾灯也是独立件,内部分色细节到位,还有黑色的等组框;车尾的其他标志都是移印的,排气管也是独立构件,管口有挖深涂黑,还做了灼烧效果,质感不错。
几个角度对比真车和模型,INNO还是能还原出丰田二代MR2的姿态。
模型的内饰完全就是黑色细节不多,目测细节不算太多,而且多为油漆分色;模型发动机盖板的格栅是浮雕+移印刻画的,看着还算细腻,雨刮器也是和前挡风一体的,还刻画了雨刮水喷嘴,而后尾翼的横面也涂成黑色。
底盘是浮雕结构的,排气管末段是独立零件,前面有个拨杆,用来控制跳灯的开合。
INNO的这款二代MR2整体做工还是挺不错的,细节也算丰富,QC水准也比较好,而且有可开合的跳灯,不过售价要152,相对于100出头的其他产品,优势不明显,性价比并不高,但鉴于INNO的整体品质,收车型的就直接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