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啊 我陪阿凯去看电动车 —— 他住郊区嘛 每天都得赶早往市区上班 起得比鸡早 路上还堵 折腾得不行。
一进 4S 店 他立马就扎进展车区了 眼睛直勾勾盯着那种标着 “CLTC 续航 700 公里 +” 的车 旁边 500 公里的基础款 他压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瞅都不瞅。
手里攥着个记通勤路线的小本子 纸边都被手汗浸得发毛了 卷边卷得厉害 指尖就在 “冬天开暖风”“高速行驶” 那两行字上反复划圈 嘴里还叨叨:“没 700 公里哪行啊?万一撂高速上 叫个拖车不得等哭我?”
我赶紧拉他一把 说:“哎哎 你先算算平时真用多少啊!别光看那数儿 不顶用!”
他头都不抬 手指头戳着那小本子 语气特硬:“续航长才踏实啊!省得天天操心没电的事儿 多烦啊!”
销售听见这话 立马端着杯柠檬水过来了 笑得特热情:“哥 您可真懂行!这长续航的 不管是跑长途 还是带家里人出去玩 都稳得很!这配置最近卖爆了 好多人都选这个!”
后来我俩蹲在 4S 店门口抽烟 一边抽一边算账 算着算着就发现不对劲儿了 —— 哪儿不对呢?阿凯每天通勤也就 40 来公里 冬天开暖风 最多最多也就用 60 公里撑死了 那 500 公里的话 够他开个八九天了 周末抽空补个电就行。
就算周末去周边县城转一圈 来回加上瞎转悠 最后还能剩 100 多公里呢!那 700 公里 纯属浪费!一点用都没有。
更让他傻眼的是 —— 长续航版居然贵 3 万 2!还比基础款重两百三十多公斤 乖乖。之前试乘的时候 他就跟我嘀咕:“这车咋这么沉呢?” 转直角弯的时候 得使劲儿拽方向盘才行 原来啊 真是车太重的锅!
我后来帮他查了下保险 你猜咋着?长续航版每年还得贵小一千块钱。前几天他去洗车 洗车师傅跟他说:“车身沉了就磨轮胎 换一条就得贵两百多 四个轮儿换下来 得多花小一千呢!”
阿凯当时烟都忘了弹 愣了半天 说:“我咋把这些都漏算了呢!真是脑子抽了!”
其实好多人选车都这样 就觉得续航越长越好 越长越安心 根本不想别的。我们楼下张姐 之前买的就是 500 公里续航的 前几天我在充电站碰见她 她手里还拎着刚买的菜 跟我说:“开快一年了都 就春节回了趟老家 省下来的钱啊 正好给孩子报了个画画班 多值!”
再说了 现在充电技术也在进步啊 比以前强多了。阿凯他们小区那充电站 去年的时候 充到 80% 还得一小时呢 今年倒好 半小时就能到 85% 了。上次他加班到半夜才回家 车里就剩 20% 的电了 他想着赶紧充会儿 结果充了 20 分钟 就到 60% 了 立马给我发微信 说:“之前瞎焦虑啥呢!纯属瞎想!”
阿凯后来又算电费账 算完跟我说:“你看啊 长续航版百公里得多耗 1.5 度电 一年下来就得多花 84 块 要是开十年 那就是 840 块啊!” 他一拍大腿 说:“那省下来的 3 万多块 够我充电充十几年了!还能给车装个好脚垫 我自己再买个新包 多好!”
说到底啊 咱们普通人选电动车 真别被 “700 公里” 那数儿给绑架了。天天在市区通勤 周末也就跑个短途 500 公里真够了 绝对够了。你要是过度追求长续航 不光多花钱 还得牺牲驾驶感 —— 车沉得很 开着也不得劲儿 后续的开销还高 多不划算啊!
现在充电多方便啊 就连我老家那小县城 都装了好几个快充桩了 偶尔要是续航不够了 找个桩补半小时 就够接着开了。
选车之前啊 得先把自己的需求列清楚:每天大概开多少公里 一年能跑几次长途 家附近有没有充电桩 预算到底有多少。千万别被销售忽悠了 车是自己开的 钱是自己花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真的。
再说了 现在电池啊、充电技术啊还在往前进步呢 说不定过个两年 充电就能跟加油一样快了。选车真别跟风 得结合自己的日子好好算账 理性点儿 才叫聪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