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德国国籍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在慕尼黑正式开幕。一方面,中国新能源造车势力全面“入驻”IAA展会,另一方面,中国优秀的产业供应体系,也来到了IAA 2025的现场。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标杆地平线,参加了本届IAA展会,并召开发布会,雷科技旗下电车通现场参加。
这届IAA车展上,地平线主要宣布了一些事情:正式官宣成立欧洲区总部,助力中国车企高效出海,推动中国辅助驾驶走向全球;
和全球顶级Tier-1及合资、外品牌客户携手,合作进展显著,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全球落地进程;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坚持软硬结合技术路径,持续刷新智驾产品力上限,HSD&征程双产品品牌第一次亮相IAA慕尼黑车展。
一直以来,地平线都坚持聚焦深度学习专用计算领域,从全球率先提出相关的技术方案,中国首款车规级只能计算方案,也是出自地平线之手。自有软硬件体系,理论上来说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兼容性,地平线也的确是这么坚持的,从征程2实现中国车载只能计算方案量产的“零突破”,到全新征程6系列对全阶智能辅助驾驶的全面覆盖。
其中的关键就是地平线自主研发的,智驾专用的计算架构BPU,实现了计算性能十年超1000倍提升,这就是推动地平线向更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落地的动力。这次地平线带来IAA现场的HSD和征程6系列,就是他们最新的产品。
其中,HSD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融入了强化学习能力。在IAA 2025之前,地平线邀请过大批媒体进行体验,反馈回来的评价都相当好,被誉为是“中国版FSD”。
不知不觉中,搭载地平线解决方案的车型越来越多,比如蔚来萤火虫,其欧洲版车型就放在地平线的展区里,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技术成功赋能全球市场。而这次地平线宣布成立的欧洲部门,更多的还是帮助车企出海时,更快地做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的落地和优化。
(图片来自电车通IAA现场摄制)
甚至是,通过设立欧洲部门,与合作伙伴关系更紧密,从长远来说,地平线要做的,可能还涉及赋能Robotaxi等与未来智能驾驶和出行方式有关的方案输出。
在和电车通等媒体群访的过程中,时任地平线创始人兼CEO的余凯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回应。当聊到HSD的时他提到,之所以要将HSD做到“捅破天花板”的效果,是希望将HSD打造为智能驾驶的“教科书”,把“天花板”拉高,就意味着智驾的行业标准会被拔高,对市场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另外,除了汽车的智驾,机器人无疑是一条更大的赛道,在他看来是汽车赛道的10倍。换言之,HSD背后的技术积累,将来也会是机器人产品的运行“底座”。
无论是HSD和征程系列的IAA首秀,亦或是发布会之后的交流,其实都能够看出地平线对汽车智能驾驶的目标,不光是要站在标杆的地位去看行业,更要用领先的技术,去定义未来智驾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