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颐圣
编辑 | 志豪
车东西现场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反攻欧洲汽车工业的发源地!
车东西9月9日慕尼黑车展现场报道,在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汽车企业又一次给欧洲市场带来了一些“小小的震撼”。
据统计,在本次慕尼黑车展中,至少有103家中国企业强势亮相,较2023年的70家参展商增长近47%,可谓是在IAA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车东西、特研所总编张国仁在慕尼黑车展现场
车东西、特研所总编张国仁亲赴现场,暴走1万5千步,为大家带来了一手现场报道。
此次慕尼黑车展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开始加速出海了,整车厂方面,零跑和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开始加速把国内在售车型导入到欧洲,零跑甚至还有新车型的全球首发。
▲零跑、小鹏汽车在慕尼黑车展
比亚迪长安广汽等传统品牌的存在感也非常强,比亚迪亮相多款针对海外市场的车型,而长安广汽这样的“新面孔”也将国内的子品牌以及畅销车型在慕尼黑车展上做了展示,显示了进军欧洲市场的决心。
▲比亚迪、广汽、长安等车企在慕尼黑车展
而到产业链这边,中国企业的存在感就更强了,从辅助驾驶方案商、动力电池供应商到智能驾驶芯片企业和电机企业都来了,向欧洲市场展示了完整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生态链。
▲momenta、地平线、卓驭、德赛西威在慕尼黑车展
不过,慕尼黑车展毕竟还是德系车的大本营,BBA和大众也尽全力展示了自己的全新产品,形成了防守之势。宝马新展出其全新iX3产品线、奔驰也拿出GLC EQ展示了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的最新进展,大众集团更是带来了全新的ID.概念车和保时捷新车,现场人声鼎沸。
▲宝马、奔驰、大众在慕尼黑车展
一天整体走下来,发现慕尼黑车展跟国内车展的逻辑确实不太一样,展区主要氛围内场和外场,今天开放的主要是内场,内场多面向媒体和专业观众,因此更加接近产业端,相应的,场馆内展台也多以产业链玩家为主,车企为辅。
外场则主要是车企玩家为主,主要面向普通的消费者,因此,展台搭建的也更加炫酷和好玩。
总的来看,慕尼黑车展的热闹程度比起国内的北京/上海车展略有不足,但是作为欧洲最大的国际车展,仍然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慕尼黑车展首日人流量
对于处于这个产业的人来说,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可能更具有历史意义: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欧洲摩拳擦掌,车企和供应链企业都对欧洲市场虎视眈眈,可能若干年后回头看,这次车展正是中国汽车产业大举进入欧洲的开始。
一、中国车企亮相欧洲市场 传统车企新势力双双出海
本次慕尼黑车展给车东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国车企出海尤其欧洲的步伐在加快,但也没有那么快。
就车东西现场看到的来说,零跑因为绑定斯特兰蒂斯的渠道,出海是很快的。
在其他车企方面,我们看到了长安、东风、赛力斯、广汽、小鹏、比亚迪带着自己的车型来展出、发布。虽然各自进度有差异,但整体上并没有公众想象的那么快,比如赛力斯只是海外市场的AITO品牌发布、广汽也只刚发布两款车型。
▲慕尼黑车展首日室内展馆人流
1、新势力车企:零跑带来全新车型,问界慕尼黑车展首秀
在新势力方面,布局最积极的还是要属零跑汽车了,作为慕尼黑车展的“老朋友”,这是零跑第三次参加慕尼黑车展了。
此次零跑汽车带着明确的对标目标而来,首发电动掀背车Lafa5。
▲零跑Lafa5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首发亮相
车东西总编辑张国仁也在现场见证了零跑Lafa5的全球首秀,并在现场与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进行了简短的沟通。
▲车东西总编辑张国仁(左)零跑汽车CEO朱江明(右)
在沟通中,关于零跑Lafa5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造型设计,朱江明表示希望为年轻人造一款更加运动更加拉风的车,也就把名字取成了“Lafa”,可以认为谐音就是“拉风”。
关于零跑Lafa5的售价,朱江明表示因为零跑Lafa5的配置较零跑汽车现有车型如B10(售价区间为9.98万-12.98万元)和B01(售价区间为8.98万-11.98万元)车型更高,所以定价可能会略微高一些。但朱江明强调零跑Lafa5的质感会更好,配置会更高,同样物有所值。
同样作为很早就开始布局出海欧洲的车企,小鹏汽车在慕尼黑车展展出包括国际版P7等车型在内的多款车型及智能化技术。
▲小鹏汽车在慕尼黑车展展出全新P7
据报道,小鹏采用与奥地利麦格纳合作的SKD方式生产特定车型,即将中国生产的零件运往欧洲进行组装,降低关税风险。
同时,小鹏汽车在慕尼黑宣布启用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这是品牌全球第九个研发中心,旨在以“In Europe, With Europe”为理念,深入了解本地用户需求,加速技术创新和本地化落地。该中心将与硅谷、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协同,推动智能驾驶和电动化技术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车展问界也是首次亮相,有一个很大的展台,展台上主要展示了AITO 5(问界M5)还有AITO 9(问界M9)两款车。
▲AITO在慕尼黑车展的展台
据车东西在现场了解,此次问界出展览欧洲的主要目的是AITO品牌在海外发布,上市则会首选中东市场,届时会有AITO 5、AITO 7、AITO 9等车型。
2、传统车企:老牌车企拿出出海车型参展,红旗汽车将在IAA首秀
在传统车企部分,比亚迪作为先行者,已在欧洲构建了完整的本地化生产网络。
2023年,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计划2025年底正式投产,初期产能15万辆。
此次比亚迪展台的重点车型包括SEAL 6 DM-i TOURING插混旅行车,以及欧洲市场热销的纯电车型海豹(Seal)和唐EV,覆盖轿车、SUV和旅行车多个细分市场。
▲比亚迪SEAL 6 DM-i TOURING插混旅行车
除比亚迪外,长安汽车在本次车展中也十分积极,展台面积很大,车东西还在现场偶遇了模仿特朗普走红的网红小哥介绍长安的展台。
▲“川普”模仿者介绍长安汽车展台
长安汽车在本次车展分别带来了深蓝L06、S05和S07等车型。
▲深蓝DEEPAL S05
其中,深蓝L06车型为全球首发,新车有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同样是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还在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一款未来感十足的概念车VISION XPECTRA,以其座舱通透、姿态修长和立标logo吸引了众多目光。
▲阿维塔VISION XPECTRA概念车
阿维塔概念车车身尺寸为5843mm,轴距3450mm,车内纵向空间达到2132mm,修长的车身设计使得车内空间宽敞明亮。
概念车采用了对开车门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通透感。
车东西还发现,不仅仅是长安汽车,广汽集团的展台在场馆中也占了相当大的位置,其中AION V刚刚宣布在海外多个国家上市,AION UT则会在2026年上市。
▲广汽AION V
这次慕尼黑车展,广汽除了汽车以外甚至还带来了一个概念飞行器。
▲广汽展出的概念飞行器
东风汽车本次在慕尼黑车展的展台也不小,主要做了新车和品牌发布,其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叫FORTING。
▲东风汽车FORTING U-TOUR
本次FORTING新发的两款新车则分别是U-Tour和S7
▲东风汽车FORTING S7
北京汽车制造厂则在本次车展带来了212越野车,根据车东西从展台上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今年212主推柴油版,汽油版去年已在德国、意大利上市了。
▲BAW212越野车在慕尼黑车展
值得一提的是,红旗品牌首次参加2025年慕尼黑车展,展出EHS5和E-HS9电动SUV,定位高端电动市场,计划2025年四季度在丹麦上市。
▲红旗汽车在慕尼黑车展的视频“剧透”
不过,车东西在现场发现红旗汽车所在的室外街区要等到九月九日才开放,今天还只能看到一个宣传片。
二、中国供应链集体出海 炸场德国IAA 2025
在车东西逛展的过程中发现,慕尼黑车展室内展厅供应链企业很多,而这其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的中国供应链企业,这些企业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各个方面。
这也是慕尼黑车展与国内车展最大的不同之一,展厅里以供应链为主,外场则会有更多的车企展出,舞台也会更炫酷。
▲慕尼黑车展展馆内人流
1、智能驾驶供应商:技术输出与本地化适配并行
整体逛下来,车东西发现智能化是供应链汽车出海中最热的方向,中国智能驾驶企业主要通过技术输出和本地化适配的方式进军欧洲市场。
▲Momenta在慕尼黑车展现场
Momenta在慕尼黑车展上展示了其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相关方案,现场摆了一台搭载其解决方案的智己LS6。
▲搭载Momenta方案的智己LS6
Uber也与Momenta联合宣布,德国慕尼黑将作为双方联合Robotaxi项目的首发城市,预计于2026年在当地正式启动运营服务。
▲卓驭在慕尼黑车展
同样作为辅助驾驶头部梯队的卓驭在慕尼黑车展展示了各类智驾方案及新产品,核心产品包括激目2.0、知周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等。
▲卓驭在慕尼黑车展展出的辅助驾驶方案
在方案层面,卓驭也展示了基于SA8775P的舱驾融合控制器方案。
▲卓驭与大众合作的IQ.Polit方案
同时,卓驭还展出了其与大众合作的IQ.Pilot方案。
地平线在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展示了征程6系列智能计算方案、升级版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全球化合作成果。
▲地平线在慕尼黑车展
征程6系列覆盖10-560TOPS算力,满足从基础ADAS到高阶城区辅助驾驶的需求,其中旗舰产品征程6P支持端到端和大模型应用。
基于征程6P的HSD系统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优化时延并提升驾驶体验。
▲地平线HSD方案展台
地平线还宣布成立欧洲总部,展示其在本地化适配和国际合作方面的进展,并与多家全球车企及Tier-1合作,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欧洲及全球市场落地。
▲地平线CEO余凯(左)和车东西总编张国仁(右)
在车展现场,车东西发现何小鹏和朱江明分别现身地平线展台,两位造车新势力领军人物来到地平线展台逛展,也说明了地平线方案的热度。
▲余凯(右一)给朱江明(左二)讲解展台相关信息
在硬件方面,黑芝麻智能在2025年上半年海外定点车型数量及项目规模创历史新高,覆盖欧洲、东南亚及中东等多个关键市场。黑芝麻智能的A1000系列芯片已多款车型实现规模化量产。
▲黑芝麻智能在慕尼黑车展
基于C1200系列芯片的NOA解决方案已实现全线贯通,辅助驾驶能力再度突破。黑芝麻智能的高算力芯片A2000系列年内目标达成量产定点,支持城市NOA全场景功能,并可扩展至L3/L4级别。
▲黑芝麻智能的各解决方案展台
在域控制器和一体机方面,德赛西威在慕尼黑车展展示”一体机方案”,这一方案整合了座舱、智驾和车身控制功能,提升系统集成度和用户体验。德赛西威的”一体机方案”已获得欧洲多家车企的认可,显示出中国供应链企业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
▲德赛西威在慕尼黑车展展出其ADAS方案
此外,国产辅助驾驶方案企业也纷纷出展IAA 2025。
元戎启行在2025慕尼黑IAA车展发布最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及自研VLA(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元戎启行已实现超10万辆搭载城市NOA的量产交付,并计划基于量产平台推进Robotaxi业务。
元戎启行的VLA模型融合大语言模型,具备时序推理、语义理解和跨国场景泛化能力,可快速适应不同国家的道路规则和驾驶文化,支持防御性驾驶策略。
▲轻舟智航在慕尼黑车展
轻舟智航在慕尼黑车展重点展示了其城市NOA全场景解决方案,并首次发布针对欧洲市场的本地化智驾系统,支持高速、城区、泊车等多场景融合。
▲轻舟智航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知行科技iMotion重点展示了其全栈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包括基于自研硬件和中间件的域控制器平台,以及覆盖高速、城市、泊车等场景的智能驾驶系统。
▲知行科技在慕尼黑车展
在硬件方面,知行科技还展出了基于地平线J6M/J6P的高阶方案。
Minieye佑驾创新展示了其“舱驾一体化”战略和AI大模型赋能的智能座舱方案,以及AI助手“BamBam”。
Minieye还演示了iPilot全栈智能驾驶方案,覆盖高速、城市、泊车场景。
在智能化软件上,中科创达在现场展出了其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AIOS。
▲中科创达在慕尼黑车展的展台
除了主打高阶ADAS方案的企业之外,爱芯元智则展出了L2级别辅助驾驶的相应解决方案。
▲爱芯元智L2级别辅助驾驶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本土企业博世重点展示了面向软件定义汽车(SDV)的全栈解决方案,涵盖智能驾驶、跨域控制和电动化技术。
▲博世在慕尼黑车展现场
2、电池供应商:中国企业刷屏IAA
车东西在车展现场发现中国电池企业已成为欧洲电动车供应链的核心力量。据传闻,宁德时代在欧洲布局产能170GWh,占2024年欧洲电动车电池总需求的三分之一。
▲宁德时代Qilin(麒麟)电池展台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提前至2025年底试产,年产能100GWh,或将服务宝马、大众等车企,成为欧洲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组成的”电池第二梯队”同样看点十足,也分别发布了其最新的产品进展。
亿纬锂能主做圆柱电芯,46950电芯,已经给宝马iX3供应电芯,现场展示了其109kWh的Pack。
▲亿纬锂能展出的电池产品
3、激光雷达企业:纷纷推出本土化方案
禾赛科技在2025慕尼黑IAA Mobility展会上重点展示了其车规级激光雷达全栈解决方案,包括ATX、FTX和ETX系列核心产品,并推出针对欧洲市场的本地化适配方案,以满足欧盟法规和整车厂需求。
▲禾赛ETX核心方案100%自研
速腾聚创(RoboSense)在2025慕尼黑IAA Mobility展会上重点展示了其第三代车规级激光雷达RS-LiDAR-M3,该产品采用固态架构,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量产适配性,支持L2+至L4级自动驾驶场景。
▲速腾聚创在慕尼黑车展
此外,速腾聚创还展示了其智能感知解决方案,结合AI算法实现目标识别、跟踪和场景理解,强调其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合作计划,目标是与欧洲整车厂和Tier 1供应商共同推进自动驾驶量产落地。
4、汇川联合动力炸场IAA,无人车玩家造载人小车
在本次车展中,汇川联合动力首发亮相第六代小功率多合一电驱总成、增程四驱辅助方案、电励磁同步电机等新品,聚焦解决整车痛点与提升新能源车性能。
▲汇川联合动力在慕尼黑车展
与此同时,此次慕尼黑车展还有一家特殊的“新势力”——PIX Moving,他们以“下一代城市移动生态系统”的理念,带来了一款名为PIX Beastie的双座电动微型车,专为城市共享出行和个人通勤设计。
▲PIX Moving的微型车PIX Beastie
三、欧洲本土车企求变 电动化转型开始
既然中国企业“出招”,欧洲企业也开始“迎战”。
车东西发现,在现场除了中国汽车相关的企业外,作为“东道主”的欧洲本土车企在此次车展中依然有不少重磅展出。
1、宝马:发布全新两轮和四轮产品
宝马集团在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全球首发了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新世代BMW iX3,这是宝马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之作。
▲全新宝马iX3
新车基于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搭载BMW首创全景iDrive、BMW驾控超级大脑和大圆柱电池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宝马计划在2025年底率先在欧洲市场生产交付iX3,后续于2026年开启中国市场量产。
▲宝马两轮摩托概念车Vision CE
此外,宝马还在展台上展览了其两轮摩托概念车Vision CE,其具备特殊的自平衡系统,可以更好的保护骑行者的安全。
2、奔驰:全新MB.EA架构登场,首款车GLC EQ
全新奔驰GLC EQ在慕尼黑车展正式亮相,标志着奔驰在中型豪华电动SUV市场的关键一战。
▲奔驰GLC EQ
新车基于全新MB.EA专属电动平台,采用800V高压架构,支持320kW直流快充,10分钟可补能约303公里。
GLC EQ搭载94kWh电池组,WLTP续航最高可达713公里,相比EQC的417公里有显著提升。
预计在2026年,奔驰将针对性在中国市场推出GLC L EQ加长版。
▲AMG GT XX概念车
此外,现场还展出了AMG GT XX概念车,它基于未来的AMG.EA高性能电动平台打造,动力输出超1300马力。
3、奥迪:全新概念跑车Concept C亮相
奥迪在2025慕尼黑车展上带来了全新纯电双座跑车Concept C,这款概念车不仅是奥迪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信号,更是其全新设计语言的开端。
▲奥迪概念跑车Concept C
外观灵感源自1936年的Auto Union Type C和2004年第三代A6,采用大量垂直元素,前脸配备纵置窄条幅格栅和四颗水平排列的LED光源,搭配棱角导流槽优化空气动力学。车顶首次引入电动可伸缩硬顶,由两个部件组成,实现轿跑与敞篷的双重形态。
4、大众发布全新概念车 基于MEB Entry平台
在2025慕尼黑车展发布了ID. CROSS概念车,这是一款基于MEB Entry平台打造的紧凑型纯电SUV,WLTP续航约420公里,搭载155千瓦前驱电机,兼顾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
▲大众ID.CROSS概念车
大众还展示了Scout纯电皮卡概念车,这是一款面向北美市场的硬派电动皮卡,基于全新专属电动平台打造。
▲大众Scout纯电皮卡概念车
5、保时捷:最强量产版911登场
在 IAA 2025 慕尼黑车展上,保时捷发布了新款 911 Turbo S,这是迄今最强量产版 911。
新车搭载全新T-Hybrid混合动力系统,采用双电动涡轮增压器,最大功率711马力(523 kW),最大扭矩800Nm,匹配8速PDK双离合变速箱和四驱系统。
▲新款911 Turbo S
该车的0-100 km/h加速为2.5秒,最高时速322km/h,纽北圈速7分03.92秒,比前代快约14秒。
整体来看,欧洲车企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出招还是有一些剑走偏锋的感觉,有不少产品都是面向小众细分市场,而不是大众市场。
如果能有更多大众化的产品,凭借欧洲车企的积淀,也是有机会可以在主流市场上和中国车企“拼一拼刺刀”的。
四、日系车企缺席 韩国现代、美国“新老势力”参展
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车东西走遍6大展馆和室外街区后,发现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日系车企集体缺席。
从宏观视角来看,日系车企在欧洲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2024年日本制造商在欧洲占约14%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不过,虽然日系车企缺席慕尼黑车展,但其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并未停滞。例如,丰田汽车与大众合作开发混动技术,试图通过大众在欧洲市场推广混动车型。
相比之下,韩国现代集团参展规格极高,据了解,现代、起亚及现代摩比斯将全阵容亮相。
现代汽车将全球首发Concept THREE紧凑型电动车概念车,并展示IONIQ 9、IONIQ 6 N、IONIQ 5 N、KONA Electric和INSTER Cross等全系电动车型,提供现场试驾体验,强调其在电动化和高性能细分市场的布局。
起亚汽车则带来EV4、EV2和多功能电动概念车PV5,展示其“EV Day”战略,覆盖从小型车到商用车的全场景电动化方案。
现代摩比斯则发布未来出行技术,包括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传感器和氢燃料电池系统,强化其Tier 1供应商地位。
▲现代摩比斯在慕尼黑车展
此外,韩国企业三星也出展了本次慕尼黑车展,展出的内容则主要以其擅长的屏幕产品为主。
▲三星在慕尼黑车展展出其屏幕解决方案
美国车企方面,福特带来多款重磅电动车型。Explorer与Capri纯电SUV,提供标准续航和长续航版本,WLTP续航最高可达627公里;
全球首发Ranger插电混动MS-RT和E-Tourneo Custom MS-RT高性能电动厢式车,也体现着其在商用车型上的竞争力。
此外,美国新势力Lucid Motors 也在此次车展带来了全新旗舰级纯电 SUV Lucid Gravity,完成欧洲首秀并开启预订。
车东西了解到,Gravity定位为豪华三排座 SUV,WLTP综合续航最高可达748公里,搭载123kWh电池和900V高压架构,支持14 分钟补能400公里。
结语:中国企业炸场IAA
在此次慕尼黑车展,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企业的集体亮相,体现出其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正在加速影响欧洲市场的竞争格局。
与此同时,欧洲本土车企也在通过新平台、新技术寻求转型突破,力图在软件定义汽车和新能源赛道重塑竞争力。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全球汽车产业将进入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博弈阶段,而智能化也成为了这场博弈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