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多造车新势力以“快”为荣、以“卷”为纲时,林肯却选择了一条看似“反常识”的道路。在贾鸣镝的带领下,这个美式豪华品牌正在中国市场上演一场精彩的“慢行记”。
“稳是林肯在各个方面业务的主基调,现在不做过于激进冒险的事情,只做稳的事情。”贾鸣镝的这句话,道出了林肯在中国市场的生存哲学。
以“稳”应万变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仍在持续,技术路线之争未见分晓。面对这样的环境,贾鸣镝为林肯定下了“稳”字基调。
“其实在内部有过很多纠结和争论,就因为你在面临一个销量数据的时候会有一些担忧和焦虑的,但是你要回头看这背后我坚持的东西是不是坚持住了。”贾鸣镝坦言内部承受的压力。
林肯的“稳”不是被动保守,而是战略选择。贾鸣镝深知,对于一个豪华品牌来说,盲目追求销量规模反而会损害品牌价值。相比一些豪华品牌通过大幅降价换取销量,林肯选择了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譬如在渠道方面,林肯就启动了“星火燎原计划”,为经销商轻装上阵减负。贾鸣镝分享了一组对比数据:“原来申请一家林肯店的投资大概是2000-3000万,现在是400万。”投入的大幅降低让经销商能够轻装上阵,快速实现盈利。
据他介绍,再目前已开业的8家林肯轻量化门店中,星辉集团的5家店均实现了“当月开业当月盈利”。这背后是商业逻辑的根本改变: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零服吸收率(售后服务收入覆盖运营成本的比例),使售后服务能够覆盖门店运营成本,新车销售利润直接转化为盈利。
贾鸣镝算了一笔账:“超过50%的经销商做轻量化之后,整个网络的运营成本可以下降30%。”林肯计划到年底发展30家左右轻量化门店,不是简单扩大网络规模,而是替换掉经营不善的网点,提升整体网络健康度。
林肯要做小而精的品牌
在产品策略上,林肯同样保持克制。贾鸣镝明确表示:“林肯是要做小而精的品牌。”“即使未来要做大范围的产品更新和产品布局,不会从5变成8或变成10。”
林肯目前的产品线中,领航员和飞行家用于树立品牌形象,航海家作为核心主力产品,通过推出25.88万的启航版和39.88万的总裁版,将价格区间扩展至25-40万,覆盖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面对电动化浪潮,林肯的选择同样务实。“中国跟美国不一样,美国未来都以电混为主。”贾鸣镝表示,林肯一方面用FHEV(全混合动力)巩固油车市场,另一方面布局插电、增程等以电驱动为主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林肯不会盲目进入更多细分市场,而是聚焦现有市场进行产品更新。明年年初将推出新冒险家,下半年还有新航海家,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避免资源分散。
而面对更长远的未来,林肯也有着自己的产品规划和产品定义的规则。贾鸣镝介绍,相比如德系豪华品牌,林肯在做产品和技术定义的时候,福特体系要求必须首先回答“用户是谁,为什么买你不买其他人,能提供给用户什么东西到底跟别人不一样”这三个核心问题。
“这个定好了,后期是纯技术和工程方面的一个速度,在中国可以非常快推进。”贾鸣镝说道。
定义林肯的“全路况豪华”
在品牌层面,林肯正在重新思考自己的核心价值。贾鸣镝和他的团队花了半年时间研究“林肯在中国为什么是林肯”的问题。
最终确定的答案是“全路况豪华”。贾鸣镝解释说:“简单的解释就是,全路况能力就是有路的地方一定能去,但是没有路的地方也不建议去。”
与路虎的“全地形”概念不同,林肯的“全路况”更强调舒适抵达的能力。“林肯的车主是希望享受的去到达一个风景很美好的地方,就是一点苦也不吃就能舒舒服服的抵达。”
贾鸣镝用“御”和“驭”两个字精妙区分了林肯与路虎的差异:“林肯更适合御,御是一种临幸天下的这种感觉,皇帝出行他不会累的。驭更像是将领杀伐,这个字就特别适合路虎。”
这种品牌定位不仅差异化明显,也更符合中国豪华车用户的实际需求——大多数人需要的是能够应对复杂路况的信心,而非真正的越野极限挑战。
在用户层面,林肯不再试图吸引所有人,而是聚焦于与品牌调性相符的目标客群。
贾鸣镝分享了用户调研的发现:“同样去越野和全路况,林肯用户要的是一种安全感,是一种我知道我能去,你确保我能去,然后我能看到结果的这种发现。”
林肯用户不是冒险家,而是有计划的探索者。“用户要看到这个风景,要看到这个日出,或者要看到这片海。这个过程会有挑战,但是第一用户不要受太多苦,第二不要冒险。”
这种用户画像决定了林肯的产品和营销方向——不是最硬核的越野能力,而是最舒适的全程体验。正如贾鸣镝所说:“未来就是林肯要带着用户去想去的,但别人没看过的风景,同时你是安全的不需要冒险。”
服务升级 打造差异化体验
服务一直是林肯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竞争力。升级后的“林肯之道Pro”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管家式服务体验。
贾鸣镝分享了一个细节:“售后告诉我的天气的预警比我自己了解的都要快。”这种无微不至的服务背后是林肯对用户体验的深度挖掘。
为确保服务标准落地,林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在店端的饮料餐食,卫生间5件套,衣物和眼镜的护理器,智能展厅的所有摄像头等等,林肯中国都是全部补贴的,对经销商而言是无负担的。”
同时,厂商会监控经销商对这些设施的使用情况,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这种“要求+监控+激励”的组合拳,让林肯的服务承诺不止于口号,也让用户与林肯之间建立起了更坚固的关系。
小结:在疯狂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林肯选择了一条回归商业本质的道路——不求最快、但求最稳,不盲目扩张、专注核心价值,不迎合所有人、而服务好真正认同品牌的人。这份清醒与定力,恰是当下浮躁时代中最稀缺的底气。正如贾鸣镝所言:“稳,不是保守,而是一种更深刻的进取。”
这种战略定力,或许正是当下市场中最稀缺却又最珍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