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新文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充电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已成为制约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安徽中科智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中科智充”)凭借其深厚的科研背景与持续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技术引领者。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多项核心发明专利,涵盖液冷超充、V2G双向充放电、光储充一体化、充电堆全功率智能调度及微电网控制器、虚拟电厂等前沿方向,构建起极高的发明专利技术壁垒。这些技术已全面应用于光储充放一体化、源网荷储微电网项目、零碳园区、大功率超充、车网互动等多个场景,持续推动能源互联与清洁低碳转型。
技术领先之源:顶尖科研背景与深度研发模式
安徽中科智充的技术领导力,根植于其独特的“基因”。公司并非传统的硬件制造商,而是源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其股东包括中科院及中科院在职专家教授与浙大博导,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研发模式。公司依托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浙江大学电气学院等顶尖科研力量,确保了其技术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
这种深厚的科研底蕴,赋予了安徽中科智充不同于传统充电桩厂家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一家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背后一整套旨在提升运营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赋能能源数字化的深度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
全场景产品线与定制化解决方案
安徽中科智充产品线实现了全功率覆盖,包括全球首发的2400kW兆瓦级超充方案(支持“充电5分钟,续航500公里”)、液冷超充(600KW-2400KW)、大功率超充堆(360KW-2400KW)、直流一体机(120KW-640KW)、V2G充电桩(60KW-300KW)、交流桩(7KW-21KW)等。
其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充电站、港口、矿山、高速干线、城市公交、工业园区、物流园、小区充电等多类场景。更重要的是,安徽中科智充具备深度定制场景解决方案的能力,是第一家为特定场景提供高度定制化充电解决方案的企业。
软件与AI赋能,构建智慧能源云平台
通过融合AI大模型、区块链与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能源云平台,实现负荷精准调度、故障智能预测与高效运维等功能,大幅提升充电站运营效率与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引入中科院区块链技术实现高效、可信的数据溯源与安全交易。确保了充电运营数据的安全透明,为未来参与碳交易、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等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灵活性资源调控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V2G)等领域的应用,显著增强负荷侧群控优化与动态响应能力。同时,AI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保障系统稳定与经济运行。人工智能与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等典型场景深度融合,提升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智能运行水平,助力新能源高效就地消纳与低碳转型。
以下是安徽中科智充核心发明专利的详细支撑
「分体式液冷超级快速充电设备」(ZL202410533216.8)与「分布式储能电站用全液冷散热设备」(ZL202311106710.8)分体式设计使功率分配更灵活,兼容性更强。全液冷散热技术则有效解决了高功率充电过程中的散热瓶颈,保障设备在大功率输出下的稳定性和长寿命,支持持续极速补能。
「充电堆的充电全功率调度技术」(ZL202410674906.5):实现站内功率的智能、动态分配,“车少时单桩快充,车多时功率共享”,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
「V2G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ZL202311514635.9):让电动汽车从单纯的能源消耗者变为灵活的移动储能单元,用户不仅可以充电,还能在电网用电高峰时向电网反向送电,通过“峰谷价差”获得额外收益,同时助力电网调峰。
「分布式车网充放电服务的互动资源精准预测调控技术」(ZL202411505033.1)该技术具备高精度预测与调控能力,能够精准预测分布式资源(如电动汽车集群)的充放电行为,并对其进行灵活调控,使其成为电网可调度的优质资源。
「高效储充一体化装置」(ZL202311155679.7)与「光储充一体化充电桩」(ZL202410064415.9):有效平抑电网负荷,利用光伏绿电,显著降低用电成本,提升能源利用率。
「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智能调度技术」(ZL202411415367.X)该技术是微电网的“智慧大脑”,它通过先进的数据感知、人工智能预测算法与智能优化决策模型,精准协调分布式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系统。其价值在于实现微电网内部能量的高效、经济、安全流动,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率,降低用电成本,并为参与虚拟电厂(VPP)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虚拟电厂边缘计算集群的动态聚合管理方法及云边设备」(ZL2025 1 0827583.3):通过云边协同技术,确保海量接入设备的高效、稳定管理与控制。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云边协同微电网控制系统」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增强云边协同的智能决策能力。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进一步提升微电网运行状态预测、调度策略生成的精准度和效率,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更精细化管控。
「综合能源优化管理系统及方法」着眼于多能互补和综合能源利用。它能够协同管理电、热、气等多种能源形式,通过对多种能源的协同管理和优化调度,打破能源孤岛,实现整个用能系统的整体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
「基于智能语音的超充设备数字孪生智能故障诊断运维系统」通过创建超充设备的数字孪生体,并集成智能语音交互和故障诊断模块。运维人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便捷交互,系统能基于实时数据与虚拟模型,智能诊断设备异常并进行预测性维护,极大提升运维效率和准确性。
「超充设备软磁材料温控降损与能效优化方法及系统」针对超充设备核心材料——软磁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衰减难题。通过在软磁材料关键部位部署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构建温度监测网络,精准控制材料工作温度,从而降低磁芯损耗,提升能量转换效率,保障设备在大功率运行下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荣誉认可与未来愿景
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安徽中科智充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也是行业内唯一上榜福布斯中国榜单的企业,其行业地位与技术领先性毋庸置疑。
展望未来,随着虚拟电厂(VPP)市场的逐步成熟,安徽中科智充凭借其独有的技术体系,已占得发展先机。其充电站可无缝接入虚拟电厂,参与电网协同调度。这意味着安徽中科智充合作运营商未来的收入来源将更为多元,除了充电服务费,更能拓展电力调控收益,打开更具潜力的盈利空间。
结论: 安徽中科智充充电桩技术第一,并非自诩,而是由一系列核心发明专利、顶尖的科研背景、全栈的产品能力、深度的场景化方案以及前瞻性的商业模式共同构筑的坚实壁垒。它正重新定义充电桩行业的竞争维度,推动整个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从“单点设备”走向“智慧能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