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与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围坐在火锅旁时,一场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豪赌”悄然拉开帷幕。前者直言“20万以下都是亏的”,道出华为智驾技术下放的困境;后者以“铺天盖地”的市场野心回应,这场热气腾腾的对话,最终催生了鸿蒙智行家族首款低于20万元的车型——尚界H5。
8月25日,尚界H5以16.98万元的起售价开启预售,18小时内订单量突破5万,截至9月8日小订量已超8万台。更令人瞩目的是,上汽同步推出4.5亿元现金补贴,消费者可享至高1万元礼品及3000元现金权益。这场“市场突袭”背后,是华为与上汽从拒绝到联手的戏剧性转折。
时间回溯至去年6月,余承东在2024中国蓝皮书论坛上坦言,鸿蒙智行因成本限制难以推出20万元以下车型,30万元级市场才是平衡点。彼时,他直言“低于30万的车,卖一台亏一台”。一个月后,刚升任上汽总裁的贾健旭主动抛出橄榄枝,却因华为“四界”合作已满被婉拒。直到广州车展期间,经过近两个月磨合,双方才达成共识。
这场合作的突破口,在于上汽强大的制造与供应链能力。作为连续十八年国内销量冠军的车企,上汽不仅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更在成本控制上独具优势。贾健旭透露:“上汽的供应链能力很完整,成本控制能力也比较强。”而华为则将ICT领域超千亿研发积累的智能技术注入尚界,包括192线激光雷达、ADS智驾算法及鸿蒙生态,构建起技术护城河。
尚界H5的定位直指主流市场。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国内15万-20万元级乘用车销量占比达20%,是兵家必争之地。但这一价格带智能化体验长期滞后,麦肯锡报告显示,智能辅助驾驶与座舱体验是高端新能源品牌受青睐的核心原因。尚界H5全系标配鸿蒙智能座舱与华为乾崑智驾ADS 4,试图打破“智能=高价”的认知。
为打造“爆品”,上汽All in尚界:首期投入60亿元,组建近3000人专属团队,目标规模达5000人,并打造独立“超级工厂”。余承东与贾健旭的合作远超预期——双方建立实时同步机制,余承东多次秘密前往上汽研发中心调试HMI界面,贾健旭则深度参与产品定义,将上汽底盘调校数据库与华为XMOTION数字底盘引擎融合。
合作并非一帆风顺。首次造型评审时,余承东对设计提出严苛要求:“产品要代表上海的国际时尚感,价格优惠但必须有高级感。”经过多轮修改,团队最终在外观、风阻与能耗间找到平衡。贾健旭总结:“根本矛盾必须高层快速解决,不能拖延。”这种高效协同,让尚界H5在空间、动力与安全上实现“六边形”突破:4780mm车长、2840mm轴距、601L后备箱、增程版1360km综合续航、84%高强钢车身……
市场对这场合作的期待早已显现。尚界H5官宣当日,上汽集团股价涨停;预售1小时订单达2.5万,18小时突破5万。余承东直言:“尚界要铺天盖地。”随着尚界加入,鸿蒙智行完成从20万级到百万级全价位覆盖,形成完整市场梯队。7月全系销量44579辆中,问界系列占比90%,尚界的表现将成为年度百万辆目标的关键。
这场合作的意义远超商业层面。它迫使竞争对手重新评估产品规划,加速智能技术下沉。贾健旭指出:“我们要让选车就想到鸿蒙智行成为用户心智。”而“尚界模式”也为行业提供新范式——通过生态联盟整合资源,避免重复造车,转向以生态为单位参与全球竞争。
尚界H5的爆火,是华为智能技术与上汽制造底蕴的“化学反应”。它回应了主流家庭用户的核心诉求: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得前所未有的智能出行体验。这场合作不仅是华为与上汽的双赢,更是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进化的一次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