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接管威马温州基地,沉寂三年的威马汽车终于迎来命运转折点。这家曾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企业,在经历资金链断裂、工厂停摆的至暗时刻后,以《重整计划》为蓝图,正试图在新能源赛道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
三步走战略擘画复兴蓝图
新威马的战略规划展现出精准的市场节奏把控。2025-2026年的复兴阶段,选择EX5/E5两款成熟车型复产堪称妙笔——这两款累计销量超十万台的车型既是市场验证过的爆款,又能快速盘活现有供应链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双轨并行"策略:国内瞄准1-2万台年销量的生存红线,海外则通过泰国KD工厂辐射东南亚和中东市场,这种"立足本土、剑指全球"的布局,巧妙规避了单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发展阶段(2027-2028)的规划凸显技术野心,25-40万台的销量目标对应着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规模化落地。当AI技术深度融入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威马试图构建的不仅是产品竞争力,更是贯穿产业链的数字化护城河。而2029-2030年百万台产能、千亿营收的跨越阶段目标,则直指特斯拉等头部玩家的核心腹地。
产品矩阵重构市场竞争力
威马的产品规划透露出清晰的差异化竞争逻辑。覆盖A00至C级的全品类车型布局,配合纯电与增程双技术路线,形成对主流细分市场的精准卡位。从焕新EX5到全新MPV跨界车,不同品牌阶梯式定位既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又避免了内部产品内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五年十款新品的推新速度,恰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周期形成共振。
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威马的涅槃重生之路充满挑战。但正如温州基地重新亮起的车间灯光所示,这家企业的重生不仅是商业故事的续写,更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破产重整的典型样本——当战略定力遇上技术积累,当精准布局碰撞市场机遇,曾经的"掉队者"或将在智慧出行新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