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新财报的发布,蔚来正用最残酷的方式撕开自己的伤口:负债率高达93%,累计亏损超1200亿,每卖出一台车倒贴7万元。
曾经被资本捧上天的“高端电动车神话”,如今在亏损的深渊里沉沦,连一声叹息都来不及。
日前,蔚来披露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其实内里依旧艰难。
数据显示,蔚来第二季度总交付量为72056辆,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71.2% ;营业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57.9%。
销量和营收表现都不错,但是只要看一看净利润就知道蔚来的里子是什么样了。
今年第二季度,蔚来净亏损49.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0.5亿元相比基本持平。
我们再来看看负债率。截止今年6月30日,蔚来资产总额1000亿元,负债总额934.3亿,负债率超过93%。
去年6月30日,蔚来的还不到80%。这说明,蔚来负债率持续攀升,经营风险逐年加大。
今年5月份,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直言:“汽车圈的恒大已经出现,只是还没有爆而已。”
蔚来93%的负债率,在国内主流车企中算是高居首位了。市场有声音在猜测,魏建军口中的“车圈恒大”是否指的就是蔚来。
除了超高负债率甚至资不抵债之外,爆雷的恒大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亏损额庞大,烧出了令人震惊的2.4万亿债务黑洞。
蔚来的亏损额,其实也不遑多让,在汽车圈首屈一指。
蔚来港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233.3亿、114.1亿、56.11亿、105.7亿、145.6亿、211.5亿、226.6亿。
简单计算可知,蔚来上市七年,合计巨亏约1093亿元。
这还没算完,今年上半年蔚来又亏了120亿元。
换而言之,上市七年半来,蔚来累计巨亏金额1213亿元,真是有一种亏麻了的感觉。如此巨大的亏损额,在汽车圈算是头一份吧。
这相当于每年烧掉161亿元,每天烧掉4430万元,每小时烧掉185万元,每分钟烧掉3万元。
这样的烧钱速度,不知道是不是比印刷机印钱的速度还要快。新势力中,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敢这样烧钱的。
蔚来创始人李斌,早早就立下蔚来“今年四季度要实现季度盈利”的目标。
这个口号听起来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但是资本市场可不是靠口号驱动的,需要实打实地干出来。
同为新势力头部车企的小鹏汽车,用了10个季度的时间,才把单季亏损从40亿降到5亿,目前似乎看到盈利的曙光,但是也不敢确定。
蔚来凭什么在两个季度内就能翻盘,从亏损50亿到盈利?
如果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本身就错了,那何谈实现盈利呢?
以今年第二季度为例,蔚来销量72056辆,同比增长幅度并不低。但令人尴尬的是,车卖得越多,钱也就亏得越多。
以第二季度净亏损49.9亿元计算,蔚来每卖出一辆车,就净亏约7万元。
同期,蔚来销售均价,也从去年同期的 27.2 万元跌到 22.4 万元;汽车销售毛利率从 12.2% 掉到 10.3%,毛利润只有19亿元。
与此同时,蔚来研发费30亿元,销售和管理费用又吞掉了40 亿元,毛利润与费用之间的差额高达50亿元。
这意味着,即便销量再创新高,毛利润依旧填不上费用窟窿。
有观点认为,蔚来不是“短期阵痛”,而是得了“结构性亏损症”——没有稳定的利润池,只有不断扩大的黑洞;不是“卖车不赚钱”,而是“卖得越多,越证明赚钱模式有问题”。
当“烧钱造高端车”的逻辑彻底失效,蔚来还能走出亏损深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