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都比这个有秩序!”
魏老板这次把汽车圈的遮羞布彻底掀开了,三四千家车商正在倒腾“0公里二手车”,这些车根本没人开过,方向盘都没捂热就重新上架了。
这事听着就离谱,但在今天的中国车市,却成了公开的秘密。
我去年陪朋友看车时,4S店销售小哥就神秘兮兮地说:“要不我给你介绍个特惠车?刚上完牌的准新车,便宜3万多,连膜都没撕。”当时我就觉得这事不对劲—— 新车咋就立马变二手了?这不是纯割韭菜吗?
魏建军说了大实话:一些车企和经销商在玩“左手倒右手”的把戏。新车下线后,立马上个牌照,瞬间从“新车”变“二手”,账面销量+1,车企财报好看了。
再把车当二手卖,价格便宜,还能清库存回血。这招又损又妙,损的是那些老老实实全款买新车的冤大头!
我前几天刷二手车平台,发现标着“准新车”的海量广告,标价比官方指导价低30%还多。
更致命的是这些所谓“准新车”的风险——它们可能在仓库里晒了一年多太阳,电池早就亏电,橡胶件老化,说不定雨天开门都漏水。
魏建军提醒得好:这些车就是“定时炸弹” !有些厂家为了降成本,可能偷偷减配了安全气囊或用了劣质钢板。24个小汽车品牌已经倒闭,买了这些牌子车的人,现在连配件都找不到了...
说白了,整个车圈正在“内卷”到没底线。车企被资本裹挟,非要做出高销量,于是造假、降质、玩数据。魏建军指出,一些产品从二十二三万降到十二三万, 哪有工业品能降10万还保证质量的?这不是胡扯吗!
朋友们买车时擦亮眼睛啊——价格低得离谱的,必有妖;商家说“刚上完牌”的,多半有猫腻;“准新车”背后,可能是某品牌的滞销库存。
如果实在想捡便宜,至少找懂车的朋友陪你看看,问清楚上牌时间、库存周期。
看到国家发改委已经要出手整治这事了,准备搞个车辆“身份证”系统,扫码就能看到车辆历史。我只能说—— 这也太TM必要了 !车不是菜,是拿来保命的,这种乱象不整治,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下次再有销售跟你说“这车刚上完牌,跟新的一样”,你就多问一句: 那它为啥不直接卖新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