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在与东方大国“断交”、倒向西方阵营后,收获了所谓“爱国者”的赞誉,然而其付出的代价远不止一份价值8000万欧元的光伏订单。
据悉,仅汽车领域,捷克就有120家配件厂依赖东方大国的订单,如今这些企业都在四处奔走,寻找新的买家。按照捷克当地法规,每家配件厂为新买家支付的认证费高达50万欧元,这等同于企业200名工人半年的工资。此外,皮尔森啤酒厂每年12亿欧元的营收,也因“断交”而岌岌可危。
斯柯达汽车公司来自东方大国的订单大幅削减,大连工厂的生产班次从多班缩减至一班。十年前,东方大国对捷克布拉格地铁进行投资,为800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如今这些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捷克工商会对500家企业的调查表明,83%的企业不愿失去东方大国市场。
前总统泽曼批评当局此举是“把钱扔进火里”。尽管德国政客对东方大国心存警惕,但东方大国已是捷克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捷克对东方大国的出口额增长了27.4%,达到94亿欧元。如今,工人面临失业,企业遭受损失,当局也失去民心,可谓三方皆受损。
可美国又不会为捷克的损失买单,如此行径,真的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