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产0辆车,卖出14辆,净亏损10亿元。
这不是哪家无名造车新势力,而是曾经“大名鼎鼎”的众泰汽车。
曾经以“山寨保时捷”闻名市场、被称为“山寨车鼻祖”的众泰汽车,正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重回公众视野。9月第一天,众泰汽车(000980.SZ)发布公告称,其湖南江南汽车重庆分公司名下的T300车型总装生产线及相关设备,已被当地法院强制执行拆除。这意味着,曾一度试图复工复产的众泰汽车,最后的生产火苗也已熄灭。
更令人咋舌的是其销量数据。公告显示,2025年至今,众泰汽车仅实现了14辆整车的发运与销售——全部来自积压的阿尔及利亚海外订单。公司坦言:“今年已无法复工复产,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全年14辆的销量,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便在其最艰难的2023年,众泰尚有一定数量的库存车销售和零星生产记录。2025年的这张成绩单,无疑宣告了众泰作为整车制造企业的功能性死亡。
这14辆车,是众泰汽车此前在阿尔及利亚市场遗留的订单。由于缺乏资金、供应链断裂以及生产资质等问题,众泰已无力组织规模化生产,只能依靠处理遗留库存维持基本运营。与其巅峰时期年销超过30万辆的规模相比,如今的销量数字不足当时的万分之零点五。
众泰汽车的发展史,是一段中国汽车市场野蛮生长时代的缩影。
众泰最初以模仿豪车外形迅速打开市场。其2008年推出的众泰2008,外形与丰田特锐极为相似;而2013年亮相的T600,因前脸酷似大众途锐、侧面像奥迪Q5而被戏称为“众泰Q5”。真正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17年,SR9车型因极度神似保时捷Macan而一夜爆红,甚至出现了车主众泰改标保时捷的“魔幻现实”,众泰因此被网友戏称拥有全球顶尖的“皮尺部”。
凭借低价高配的策略,众泰在2016年销量突破33万辆,达到历史巅峰,并成功借壳上市。但缺乏核心技术、过度依赖模仿的弊端很快显现。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投诉不断,品牌口碑迅速崩塌。
2020年,因巨额亏损、资不抵债,众泰汽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期间虽多次释放“复工复产”信号,并试图通过募集资金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均无果而终。2023年,公司虽完成重整,但缺乏实质性业务支撑,股价多次剧烈波动,被指存在“忽悠式重整”。
此次重庆生产线的强制拆除,源于众泰汽车与供应商之间的债务纠纷。法院的强制执行,不仅是对其资产的清算,更像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那个依靠模仿、低价就能占领市场的草莽时代,已经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