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当众泰汽车股价在开盘后直线封死涨停板时,资本市场正在上演一场黑色幽默。就在同一天,这家曾以"山寨保时捷"闻名业内的车企,其重庆分公司T300车型总装线正被法院强制拆除。这条承载着最后复产希望的产线,在司法拍卖两度流拍后,最终沦为废铁回收站的囊中物。
资本市场的狂欢与生产线的瓦解形成诡异对比。当日涨停板封单超百万手,成交额突破8亿元,但这份热闹背后,是公司公告中冰冷的宣告:"今年已无法复工复产,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不得不说,当实体的车轮停止转动,金融市场的泡沫仍在空中翻腾。
皮尺部的黄金时代
1998年成立的众泰汽车,总部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它用十年时间完成从浙江永康农机厂到整车制造企业的蜕变。2016年,这个以"逆向研发"著称的品牌迎来巅峰时刻:33万辆年销量,600亿市值,旗下车型因高度模仿大众、奥迪、保时捷等经典设计被戏称为"国民豪车"。其"皮尺部"的段子在车圈广为流传,却也真实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野蛮生长时代的特殊生态。
在杭州众泰4S店,曾有销售人员直言:"我们的客户就是那些想用10万块开上保时捷的人。"这种精准定位三四线市场的策略,让众泰在2017年达到15.48万辆销量时,仍保持着两位数的毛利率。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年研发投入不足3亿元的尴尬现实——当吉利每年投入超200亿研发时,众泰的"创新"仍停留在外观模仿层面。
坠落的三个节点
2018年:行业寒冬初现
当中国车市首次出现负增长,众泰的销量应声腰斩至15.48万辆。更致命的是,其核心市场——三线城市以下区域,正被自主品牌向上突破与合资品牌向下渗透双重挤压。此时众泰仍试图用T300、T500等改款车型维持局面,却未意识到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带来的技术断层。
2020年:重整失败的转折点
2020年12月,江苏深商控股集团等组成的重整投资人入主众泰,承诺注入20亿元资金。但这场重整更像财务操作:重整完成后,众泰汽车总资产从2019年的37.3亿暴增至2021年的85.5亿,但新增资产多为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当2022年重整完成时,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25%,而众泰仍停留在燃油车时代。
2024年:资产减值的地雷引爆
2024年财报显示,众泰计提10.14亿元资产减值,其中固定资产减值占比达67%。这些被计提的资产包括:
永康基地闲置的冲压/焊接产线(账面价值3.2亿)
重庆分公司T300模具设备(账面价值1.8亿)
各地4S店退网后的装修残值(账面价值0.7亿)
更讽刺的是,当年高管薪酬总额激增61.45%至954万元,董事长胡泽宇年薪近200万,而一线工人遣散补偿金至今仍有拖欠。
资本市场的最后狂欢
在9月1日涨停当天,龙虎榜数据显示,买入前五席位中有四家为营业部游资,合计净买入1.2亿元。这种"末日轮"炒作在A股并不鲜见,众泰汽车涨停次日即跌停,显示资金快进快出特性。
当交易软件里的K线图继续跳动,重庆基地的拆除工作仍在按计划进行。这种实体与资本的割裂,恰是众泰汽车留给市场的最后启示:在真正的产业变革面前,任何概念炒作都只是空中楼阁。
站在被拆除的产线前,很难想象这里曾诞生过年销33万辆的奇迹。众泰汽车的坠落轨迹,为汽车产业留下三重警示:
技术壁垒不可逾越:当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新赛道,单纯外观模仿失去生存空间
资本运作不能替代实业:重整带来的资产膨胀,终将因缺乏造血能力而破灭
市场规律终将回归: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速度,远超资本运作的节奏
如今,众泰汽车官网仍保留着2025年新产品规划:三款新能源车型正在研发。现在看来,这个承诺已显得如此苍白。或许正如那句网络流行语所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