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与上海明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汽车智能制造领域产教融合沙龙(暨双方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在双方代表、行业专家及印度尼西亚驻华教育与文化参赞、生态合作伙伴的共同见证下,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同高标准打造汽车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标志着双方在共同深化产教融合、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聚焦“五金”新基建,共绘产教融合新蓝图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汽车学院院长华闰祺作开场致辞并带来主题报告《企校共链 人才工场》。
报告系统梳理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的历史沿革与业务脉络,并重点阐述了上汽开展产教融合业务的整体思路:“打造需求导向、高质量就业的产教融合闭环”,致力于“以数字化方式重构汽车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集团高质量人才供给。
华院长表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将以产业之力,携手院校打造新时代“人才生产线”,着力解决产教融合几大难点、痛点,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注入强劲的“上汽动能”,共铸人才工场,赋能智造未来!
携手签约,开启协同育人新篇章
在各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本次合作将基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在汽车产业端的专业能力、用人需求与明材数字科技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领先技术,共同构建一个贯通“教、学、练、评、用”的全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汽车智能制造行业输送更多精准匹配产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数字赋能,展示人才培养新范式
签约后,活动进入了精彩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分享环节。
• 上海明材数科售前总监张炜率先介绍了以产业群组逻辑构建的 “汽车智能制造组群逻辑课程体系” ,将围绕汽车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的设备、工艺、质检、运维等十余个岗位,分L1-L3三个阶段,对标中、高、本三个层次,打造30余门课程,培养质量上可以达到助理工程师的培养水准(或2-3年同等工作经验)。
• 随后,上海明材数科教学设计专家陈绪龙进行了“岗位任务驱动的数字教材讲解与演示”。
他通过具体案例的演示,生动展现了明材如何将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教材/课程开发,打造出集“学、练、测、评”功能于一体的交互式、场景化新型数字教材,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
同时“金课/金教材”结合“职业能力测评”实现“高质量培养/就业”的实现路径,也令现场嘉宾印象深刻。
平台发布,应用数字测评新技术
随后,由上海明材数科副总裁吴静垚隆重发布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与明材数科共同打造的职业能力测评平台,将于2026年二季度正式上线运营,并为上汽集团乃至整个行业提供服务。
吴总介绍,该平台旨在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技能岗位提供基于线上的职业能力测评服务,将有效突破工业领域技能评价长期存在的“实操能力/技能测评难、成本高、难规模化”的行业困境,为实现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精准评估和标准化认证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将降低80%的测评成本,为人力资源的能力鉴定/评价、招聘筛选提升10倍以上的运营效率。
国际视野,共拓海外合作新机遇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及文化参赞Yudil Chatim先生详细介绍了中国和印尼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并对本次双方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表示,中国在智能制造和职业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令人振奋,并正式邀请上汽、明材及各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开拓印尼职业教育及培训市场,推进两国在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度务实合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印教育合作注入新活力。
专家论道,共议数字教材发展新趋势
本次活动还特邀院校及出版领域的专家分享前沿见解。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副院长祁宇明教授发表了《数字教材的内涵与应用》的主题演讲,从院校视角深入剖析了数字化教材的核心价值与发展路径。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数字教育出版分社策划编辑胡啸先生则以《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化教材变革与开发实践》为题,从出版实践角度分享了AI技术驱动下数字化教材的开发趋势与宝贵经验。
两位专家的分享,共同印证了数字化教材建设已是势在必行的行业共识。
凝聚共识,共创产教融合新生态
除以上专家外,本次活动线下线下共同邀请了包括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武汉泛宇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育实业有限公司、杭州蔚来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临港集团产业大学、重庆博大集团、昆山巨林科教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罡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及同济大学、湖南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等在内的院校共同参与、见证。
各方均表示,上汽以高质量就业、需求牵引开展产教融合的整体思路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以数字化方式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模式也必将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锋和旗帜,与会各方未来将汇聚力量,共赴汽车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广阔蓝海,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赋能中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