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行业,预售订单转化为实际交付往往需要数月,而MG将这个周期缩短到了以天计算。这场发布会背后,是MG品牌在三重维度上的全面进击:俞经民执掌的战略布局、邵景峰主导的设计革命,以及陈萃引领的市场突围。8月29日成都车展首日发布会以后,《汽车维基》专访了三位核心掌舵人,揭秘全新MG4背后的“平权战役”。
“MG是为年轻人服务的品牌,所以年轻人对我们的要求就两个字——‘听劝’。”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的这句话,成为了全新MG4一役的最佳注脚。
从根据预售反馈将上市日期提前,到将半固态电池这一前沿技术果断下放至10万内价位,全新MG4的推出不仅是推出一款新车,更是俞经民带领MG品牌,以“技术平权”为矛,发起的一场战略反攻。
“MG是为年轻人服务的品牌,所以年轻人对我们的要求就两个字——'听劝'。”俞经民在专访间如是说。
作为上汽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他肩负着将MG带回主流市场的使命。全新MG4正是这场战役的“第一枪”。
在解释为何将半固态电池做到10万以内时,俞经民展现了技术自信:“我们保证将人类第一次产线成熟的半固态电池批量装上全新MG4这款全球车,今年12月一定能交付。”
他透露,上汽清陶的半固态电池最早在2021年就开始上车实验,历经大量测试和实验才能批量上车。“从电极、固态电解质原材料,到电池正极和固态电解质热复合,再到电芯的生产,都有完备的量产生产线。”
这种技术自信背后,是上汽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新思考。俞经民强调:“大家可以翻开我们的历史,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上汽最不行的就是吹牛,最不会吹牛,说到就怕做不到。”
MG品牌在全球七大市场都有布局,这给了俞经民独特的视角。“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这一个月全新MG4在国内的声音,全球都共享了。”他透露,海外市场对MG4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对半固态电池版本“趋之若鹜”。
这种全球视野也反映在资源分配上。“国内卖得好,全球一定卖得更好,这是坚定不移的判断和出发点。国内卖得好,这个资源要保证,全球的适应性开发也要保证。”
8月5日预售发布会后,MG团队发现订单结构远超预期。“用户说如果9月5日上市大定,晚了,我们就提前到今天,在成都车展上市。”俞经民说。
这种快速反应能力背后,是上汽体系的支撑。“从小订到大定,我们也在创新。今天陈萃又玩了个新的,今天晚上7点开放大定。”
对于产能问题,俞经民表示信心十足:“437续航版9月份全面交付;530续航+L2+辅助驾驶+15.6英寸屏的版本,10月份交付;半固态电池版12月交付。”
作为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肩负着将MG百年设计基因融入当代产品的使命。
“Cyberster其实是MG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最大胆的一次尝试。”邵景峰说,“它是全球唯一一款纯电软顶敞篷+电动剪刀门跑车,有很多优秀的元素。”
将这些设计元素下放到10万级产品上,经历了深刻讨论。“在设计这台车的时候,我跟卡班深刻交流过,箭头灯是否能够沿用到这台车上?其实两台车摆在一起,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鲜明的视觉符号的传达与传承。”
最终,团队决定将箭头尾灯等经典元素融入全新MG4。“将优秀的设计元素进行推广,是所有的汽车设计必须要做到的。”
邵景峰特别提到了色彩设计的重要性。“确确实实我们很多国内消费者,女生买车的时候,第一眼我喜欢这个颜色,问她还喜欢哪个地方,回答还是我还喜欢这个颜色。”
这种消费行为对设计师提出了新挑战。“我们在做色彩评审的时候,压力也蛮大的,如何讲好设计的故事和色彩的故事。”
他举例说,“东来紫”这个颜色的命名就很有讲究。“这个名字就很吉祥,友商品牌在前两天发布也叫'东来紫',但全新MG4应该是最先命名出去的。”
作为全球车,MG4的设计需要兼顾各地市场的审美偏好。
“MG毕竟是全球车,在全球范围里卖这么多国家,确实要做很多权衡。但有一点,MG品牌百年的速度、激情、年轻、时尚,这个基因不会改变。”邵景峰说,“我们会用更多的全世界能够理解的符号来彰显MG未来的设计。”
作为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距离用户最近,也最了解市场的真实反应。
“我们这次也挺出乎意料的,全新MG4两个最高配订单占比50%以上,入门款占比比较少,目前只有10%左右。”陈萃透露。
这种订单结构反映了消费者对价值的重新认识。“用户比我们更懂产品。”陈萃笑着说,“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
全新MG4的用户构成也出乎意料。“目前小订用户中,女性车主占比接近60%,依然有40%的男性车主在选我们的车。”
陈萃认为,这反映了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依然是平权的理念,为什么男性不能用化妆镜?为什么男性不值得配防晒玻璃?所以到今天看到这个结果,我觉得全新MG4的包容性是更强的。”
为支持MG4的销售,MG在渠道和服务上做了全面创新。
“年底经销商将突破400家;联合OPPO智行在全国开设200家商超快闪店;依托上汽养车体系,未来1000家服务网点可覆盖MG用户。”陈萃介绍。
快闪店模式尤其成功。“8月5日预售时只有7家快闪店,到8月5日的七、八十家快闪店,到陆续又开出120家快闪店。”这种快速扩张的背后,是500名上汽志愿者的支持,“我们都到第一线,和500名上汽集团志愿者并肩奋战,去直面客户。”
另外,MG也经历了从“运营用户”到“与用户玩在一起”的转变过程。陈萃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用户观:“现在用户运营在国内说得很多,但我觉得用户不是运营的,我们要跟用户玩在一起的。”
这种理念源于MG的悠久传统。“MG很早就有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车友俱乐部。”陈萃说,“接下去我们要把这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我们和用户玩在一起的Club,加上从MG7、MG5到今天这台全新MG4的改装文化。”
结语:一场没有终点的“平权”长征
采访结束时,俞经民分享了MG品牌的愿景:“MG的100年是一个平民跑车的梦,平民跑车背后有颜值的平权,也有技术的平权。”
这句话或许揭示了MG品牌的本质——不是为了造最贵的车,而是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驾驶的乐趣和科技的便利。
从俞经民的战略视野,到邵景峰的设计哲学,再到陈萃的市场洞察,全新MG4的背后是一支目标统一却又各具专长的团队。
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将MG带回主流市场,但更重要的是,重新定义什么是“好车”的价值标准。
24天,45000个订单,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随着未来三年13款新车的陆续推出,MG的“平权革命”还将继续。
而那个在成都车展上展现“技术平权”理念的俞经民和他的团队,正在用行动证明: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价值不应该由价格定义,而应该由技术和体验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