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深入贯彻落实公司“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精准破解经营生产中的难点堵点,全力推动成本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核心问题,夯实创新基础。焦化厂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从硬件与制度双维度发力,设立创新楼,重新组合创新工作室力量,为技术攻关提供良好的研发空间;出台《首钢长钢公司焦化厂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细则》,从课题申报、资金支持到成果转化形成全流程规范,激发全员创新活力。目前,已累计受理创新课题14项。
靶向攻坚难点,技术突破显成效。针对生产中的瓶颈,焦化厂开展系列技术攻关。创新实施“三段式检修”工艺,保障了焦炭质量均匀和干熄工况稳定,焦炭平均粒度指标稳步提升,7月份焦炭“平均粒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有力保障高炉稳定运行。在设备效能方面,完成受煤坑PLC系统改造、干熄焦产能提升等重点项目,非计划检修时间同比大幅降低;在安全管控上,实施“净煤气放散系统连锁改造”等技术创新项目,实现安全生产与效率提升同落地。
深度融合管理,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该厂党委将技术创新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以“一引领两融合·做表率当先锋”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组建党员攻坚团队12个,聚焦“卡脖子”问题开展靶向攻关。通过“师带徒”“班组创新竞赛”等形式,培育技术骨干33人,形成“QC小组攻关成果13项、专利申报9项、管理创新课题12项”的创新矩阵。1-7月份,技术改进累计降本增效300余万元。大胆创新调整入炉煤挥发分,使灰分、硫分转化率降低,推动了冶金焦合格率全面提升,其中,6月份冶金焦合格率创历史最优水平。
锚定长远目标,持续释放创新动能。下一步,该厂将以“极致效率、极致成本”为目标,重点推进智能配煤系统开发、余热回收技术优化等攻关项目。同时,强化与兄弟单位的对标找差,加速前沿技术落地,以创新势能推动生产效能再攀高峰。
文/图:解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