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先讲:这波“拉新–分润”热潮,短期或许让个别司机看起来轻松赚得风生水起,但从长远看像是在给行业埋下隐形雷,迟早伤及生态与市场底盘。
如果把时间线往回拨,便能看到一个更为诡异的画面:有车友在后台私信透露,靠拉新新手司机入伙,竟招来近五百人,轻松赚了十几万。是真是假难以辨别,但仅凭数据就已经足够震撼。还不止于此,还有更离谱的:某些平台的“小队长”一旦把人拉进来,不仅能拿到几百上千的奖金,还能从新人的每笔订单里抽成,拉的人越多,抽成比例越高。
在这样的奖励机制驱动下,靠分润就能比日夜拼命跑车的司机赚得多,简直让人眼红,好像躺着就能挣钱。换句话说,现实上是在给人一副“轻松发财”的错觉。
现阶段的网约车平台,为抢司机,奖励政策越来越离谱:不仅要注册,还设立注册门槛、额外注册奖;车队甚至公开了奖励明细,千元级奖金、最高4%的分润、日结工资、0保证金。这样的大场面,颇像往日传销的套路——让你掏出“保护费”进场,嘴上说能赚大钱,真正到场才发现是要你再去拉拢别人,从别人的钱里再榨取一笔。
上线拉下线的模式在各行各业都不罕见。那么,对于这些司机来说,自己一进来还能赚到钱吗?说实话,勉强维持温饱还行,但想存钱几乎是不可能。至于“拉人头”的司机,反而是稳稳赚,哪怕不跑车也能有钱,甚至还能从跑车司机的订单里再抽成。对于真正跑车的司机而言,这无疑是个坏消息:不仅要被平台抽成,还要被同行分成,这和所谓“层层盘剥”有什么区别?
说到底,靠拉人头赚奖励虽然能理解,毕竟是凭自己脑子运作的结果,但每笔订单还要“上缴”一部分抽成,那就太过分了。如今运价不高,一层层叠加的抽成,最终伤害的是整个生态,新手司机的跑车收入越来越少,倒金字塔式的结构越发畸形,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厦坍塌。
再者,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正在让网约车市场在不久的将来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尽管无人驾驶网约车在未来或将大规模落地,司机的职业前景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但在当前的经济与就业形势下,对司机来说,这样的现实无疑过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