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补贴加持与技术迭代的推动下,今年纯电市场再度展现出强劲势头,不仅增速超过插混与增程车型,更重新回到新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过去两年“失宠”的声音,如今已被迅猛的增长所替代。
纯电增速逆袭混动
从2021年到2024年,纯电市场随着规模扩张,增速逐年放缓,分别为168%、74%、20.8%、22.5%。与此同时,插混和增程在续航焦虑、补能压力等痛点被放大之际快速崛起,2024年两者合计份额攀升至42.06%,而纯电下滑至57.93%。
然而转折出现在2025年。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98.7万辆,同比增长12%,其中纯电销量达60.7万辆,同比提升24.5%,成为三大细分市场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板块;插混27.8万辆,同比微跌0.2%;增程10.2万辆,同比下滑11.4%。这直接奠定了纯电市场的“逆袭”。
累计来看,1-7月纯电零售销量达到393万辆,同比增长35.2%,增速全面领先插混的25.2%和增程的12.1%,市场份额重新回升至61%。
多重利好驱动增长
业内分析师指出,插混和增程属于过渡性产品,阶段性优势减弱是必然趋势,而纯电则凭借技术改善与补能效率提升,逐步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
政策端同样给予了助推,特别是低价位纯电车型受益更明显。补贴政策使得15万元以下的小型纯电车增速突出。例如,吉利星愿自年初以来已实现六连涨,累计销量24.9万辆,包揽纯电及全市场冠军。五菱宏光MINI EV依旧稳健,销量突破19.8万辆,同比增长翻倍。长安Lumin、吉利熊猫、元UP、奔腾小马等小车同样保持高增幅。
在家轿领域,小鹏MOMA M03、铂智3X、日产N7等车型表现亮眼。性价比优势是关键因素——数据显示,今年1-7月纯电平均售价14.2万元,较2024年的15.8万元有所下降;反观插混平均售价升至15.9万元。
市场结构渐显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增程的竞争力依旧突出。7月数据显示,40万元以上车型中,增程份额为23.1%,而纯电仅16.2%;30万到40万元区间,增程也以19.5%高于纯电的7.3%。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新能源市场将走向多元格局。短期内,小车更适合纯电,大车则偏向增程动力。头部车企纷纷押注不同赛道,智己、小鹏、上汽通用等接连推出增程新车。
出口与未来展望
虽然国内插混销量增速放缓,但在海外市场却迎来新机遇。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其中插混出口39万辆,同比激增2.1倍,成为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
总体而言,今年纯电凭借政策利好、价格优势与技术突破,重新站上新能源舞台的C位。但新能源格局仍未最终锁定,未来纯电与增程、插混将共同塑造一个多元化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