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车价格战的猛烈超乎预期,在过去两个月,行业呼吁不要继续卷了,于是有车企放下了,然而如今有车企将电车价格杀至3.68万,再创新低,显示出新一轮的价格战有望再度开启,这在于行业竞争实在太激烈了。
电车两巨头可谓针锋相对,他们从几万块到20多万的车型几乎都是一对一,谁也不肯放过,希望用车海战术在电车市场抢得更大份的蛋糕,如此情况下他们当然希望以更优惠的价格赢得消费者的支持。
电车二哥今年以来可谓生猛,最畅销的车型多次超过对方,居于国内电车热销车型第一名,而去年的时候电车一哥的热销车型可是占据了热销榜第一名和第二名,这样的变化当然证明了电车二哥进攻的强势。
两家企业的处境也迫使他们不得不继续挥舞拳头,去年攻势凌厉的一家车企,今年以来连连遭受产业链和汽车经销商的指责,具体内容就看各方媒体的报道吧,凸显出电车企业对于整条产业链的资金利用已快达到极致了。
电车二哥在发起攻势之前,其实已率先打好自己的基础,它对旗下诸多品牌进行整合,它的高管说已看到行业的风险,希望以这种方式降低内部成本,显然经过了几个月的整合,内部的问题得以解决了,也就有了在行业外部竞争的底气。
让国产电车企业感受到的另一重压力则来自外资车,外资车逐渐摸清了国内电车行业的套路,以大众、丰田、日产等几家外资车为例已在国内电车行业取得立足之地,他们正不断加大力度进攻国内电车市场。
丰田和大众财大气粗,不断加码,丰田已在国内成立研发团队,由此丰田电车设计完全中国化,而供应链则完全由中国供应链供应;大众的电车在欧洲市场已居于领先地位,预计它也将不断将更多车型引入国内市场。
日产这家之前在中国市场连连下跌的车企,今年以来也开始时来运转,之前推出的N7售价10万出头的车型已取得过万的成绩;近期据称它即将推出售价低至8万左右的电车,如此一来将与国内主攻低端市场的国产电车近身肉搏。
如此情况下,更让诸多国产电车深感压力,也就难怪上述的国产电车企业进一步降价,以超实惠的价格确保它在电车市场的领先优势了,毕竟汽车行业向来是强者恒强,一旦出现衰退很可能陷入死亡螺旋。
如今国内电车行业的竞争已是综合性竞争,除了推出更多车型之外,还考验着车企自身的资金链,早前就有一家车企的老总指出国内电车行业已存在类似恒大的企业,凸显出一些电车企业的资金链已处于紧绷状态。
确保汽车的销量有助于汽车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即使是微利也能保证汽车企业的生存,有了生存的机会才有希望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否则成为下一个恒大,那么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什么都没了,这也促使汽车企业品牌拉动销量,即使大幅降价也在所不惜。
今年电车价格战的猛烈超乎预期,在过去两个月,行业呼吁不要继续卷了,于是有车企放下了,然而如今有车企将电车价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