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跨境风险管理
埃及本地媒体报道,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计划在埃及投资建设一座新生产工厂,这是继越南和摩洛哥之后,该公司第三个海外生产基地。
贵州轮胎此举旨在进一步扩大全球生产能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符合其“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发展和高端升级”的长期战略目标。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埃及生意经”系列第131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企业背景与战略转型
贵州轮胎前身为贵州轮胎厂,始建于1958年,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成为贵阳市规模最大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十大轮胎公司和工程机械轮胎出口基地之一。
作为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和贵阳市首批“百亿企业”名单中的一员,贵州轮胎在全球轮胎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品覆盖卡客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农业机械轮胎、工业车辆轮胎及特种轮胎,品牌包括“前进”“大力士”“多力通”“劲虎”“金刚”等,规格品种超3000种,是全球商用轮胎规格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公司现有两大生产基地:位于中国贵阳的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和越南胡志明的Advance Tyre (Vietnam) Co., Ltd.,并在全球设有多个销售分支机构,包括美国、欧洲和香港的ADVANCE HOLDINGS(GROUP) INTERNATIONAL CO.,LTD等。
2024年,贵州轮胎营收突破1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5%,但净利润同比下降超25%,显示出国际化扩张对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性。
2. 埃及建厂计划与国际化战略
根据媒体报道,埃及工厂项目尚处于规划阶段,具体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和技术规格尚未确定,需待可行性研究完成后提交监管机构审批。
该项目将借鉴越南工厂的成功经验,优化生产布局,增强运营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越南工厂自2019年投产以来,已实现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和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出口全球市场,显著提升了公司海外竞争力。
埃及作为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战略枢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增长的汽车市场需求,成为中国轮胎企业海外扩张的热门目的地。
据《欧洲橡胶杂志》报道,贵州轮胎的埃及项目旨在利用当地低成本劳动力、优惠税收政策和靠近欧洲及中东市场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市场份额。此外,埃及政府近年来积极吸引外资,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和制造业领域,为贵州轮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借鉴摩洛哥项目经验
贵州轮胎于8月26日宣布计划在摩洛哥建设其第二海外工厂,该项目同样处于规划阶段,旨在支持“国际化、数字化、绿色发展”战略。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8月26日备案文件,摩洛哥工厂将优化全球生产能力布局,提升生产和运营韧性,降低市场风险。贵州轮胎表示,将把越南工厂的运营经验应用于摩洛哥和埃及项目,以确保高效建设和快速投产。
摩洛哥和埃及均位于“一带一路”沿线,贵州轮胎的连续投资显示出其对这一倡议的积极响应。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包括贵州轮胎在内,14家中国轮胎企业正加速海外产能布局,东南亚、欧洲和非洲成为主要目标区域。
4. 风险与挑战
贵州轮胎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埃及和摩洛哥项目的实施需获得政府审批,并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近期,欧盟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可能对贵州轮胎的出口市场造成压力。此外,全球供应链波动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也可能对项目进度和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贵州轮胎的埃及和摩洛哥项目标志着其国际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通过在非洲建立生产基地,公司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可更高效地服务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贵州轮胎的海外布局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商用轮胎市场的地位,同时推动技术升级和绿色制造。
随着可行性研究的推进,贵州轮胎预计将在未来数月公布更多项目细节。投资者和市场观察者将密切关注公司在国际化道路上的进展,以及其如何应对全球市场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