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8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8月车市整体运行平稳。上半月,受汛期高温多雨天气影响,终端消费受到一定抑制。进入下半月,随着天气转凉、开学季购车刚需释放,以及818购车节、多地车展促销活动启动和新车密集上市,市场利好因素不断叠加。加之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下达、多地恢复“两新”补贴,终端客流回升有效缓解了观望情绪,共同推动市场需求释放。综合来看,8月乘用车销量高于预期,预计乘用车终端销量约200万辆左右。
然而,经销商层面持续承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旧,消费者信心低位徘徊,购车周期被显著拉长,成交转化始终低于预期。新车普遍亏损的状况尚未改善,流动资金紧张与盈利压力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批补贴资金到位后,有20%的地区其国补政策出现了收紧(如领取方式改变或补贴力度退坡),对部分经销商门店集客转换带来显著影响。据调查,超过75%的门店销售受到显著负面影响:近三成门店销量降幅超15%,超四成门店降幅超10%。仅23.1%的门店表示未受此次政策调整影响。
从分指数情况看:8月库存、市场需求、平均日销量分指数环比上升,从业人员、经营状况分指数环比下降。
从区域指数情况看:8月全国总指数为57.0%,北区指数为57.8%,东区指数为55.2%,西区指数为65.7%,南区指数为53.7%。
从分品牌类型指数看:8月豪华及进口、合资品牌指数环比下降,自主品牌指数环比上升。
对下月市场判断:9月将进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叠加国补资金全面落地及地方性购车补贴密集跟进(如上海、安徽、成都等地加码),消费者观望情绪有望加速缓解。结合8月下半月积累的复苏动能,预计9月市场表现将优于8月,乘用车终端零售实现环比增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同时要加大对“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宣传”,通过强化服务提振消费信心,把降本增效放在首位,防范经营风险。
附: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说明及区域划分标准
1、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说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早在2010年3月就提出了“库存预警体系”的建设,并从2010年7月开始定期开展汽车、经销商的库存调查。2012年,为了更具前瞻性地反应行业动态,协会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构建了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
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的目的:第一,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对全国各品牌汽车经销商库存状况调查,及时掌握行业总体状况,预测未来市场趋势;第二,辅助调控决策。通过了解经销商库存变动,为相关部门制定调控措施提供精准的信息。第三,监控运营风险。及时反映汽车市场产销波动,为厂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为经销商制定营销策略及控制经营风险提供参考。
根据PMI编制的原理,库存预警指数采用扩展指数的编制方法,以50%作为荣枯线。50%以下均处于合理范围。库存预警指数越高,反应出市场的需求越低,库存压力越大,经营压力和风险越大。
为增强库存预警指数的前瞻和预测功能,借鉴PMI指数构建思路和方法,库存预警指数在指标设置上选择与汽车库存量变动密切相关的指标形成综合指数,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汽车市场总需求、4S店集客量、成交率、价格变动、销量变动、库存变动、从业人数变动、流动资金状况和经营状况。
本月经销商库存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百强经销商集团。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近2000多家4S店,并具有广泛的品牌覆盖面,涵盖国内市场上主要量产销售的进口、合资、自主汽车品牌55个。
2、区域划分标准
北区包含省份及地区:北京、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
南区包含省份及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江西
东区包含省份及地区:安徽、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
西部包含省份及地区:甘肃、贵州、陕西、四川、新疆、云南、重庆、宁夏、青海、西藏
综合来看,8月乘用车销量高于预期,预计乘用车终端销量约200万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