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人定价:16.98万起的“亏本买卖”
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的尚界H5以16.98万元预售价开启预售,成为鸿蒙智行首款低于20万元的车型。但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成都车展上直言:“20万以下做下来都是亏的。”他甚至坦言,鸿蒙智行过去在30万元以下是亏损重灾区,30万才是盈亏平衡点。这一价格策略背后,是通过牺牲短期利润换取市场份额的激进布局。
二、技术堆料:成本高企的根源
尚界H5的“亏本”源于其远超同价位的配置:
- 华为ADS 4.0智驾系统:全系标配,支持车位到车位跨城导航。
- 192线激光雷达(Max版):与售价超50万元的问界M9同款。
- 鸿蒙座舱与安全技术:余承东称其将事故率降低90%以上。
- 这些研发成本高昂的技术,此前仅用于25万+高端车型。如今下放至16万级市场,单靠硬件销售必然亏损。
三、战略野心:抢占主流市场的“必赢之棋”
华为与上汽的合力,实则是瞄准了15-20万元这一最大众市场:
- 填补空白:鸿蒙智行此前四界(问界、智界等)均价超20万,下沉市场尚属空白。
- 规模换成本:尚界H5预售18小时订单破5万台,目标以量换链,通过规模化分摊研发与供应链成本。
- 生态闭环:低价车抢占入口,为后续软件服务(如智驾订阅、生态服务)积累用户基础。
- 余承东寄望“早日摆脱亏损”,坚信规模化效应将扭转盈亏。
四、合作模式:巨头联手的“超速引擎”
尚界项目创下华为合作新纪录:
- 上汽投入5000人团队:独立资源调配,70年造车经验保障品控与成本。
- 华为技术赋能:开放最核心的智能化能力。
- 高层“火锅局”中,双方达成共识:“根本矛盾必须快速解决”。余承东称赞上汽“战斗力惊人”,上汽总裁贾健旭则亲自入局推进。这种“抓大放小”的协作,让H5从立项到预售仅用数月。
五、行业冲击:重新定义“好车”标准
尚界H5的定价与技术组合,直击市场痛点:
- 消费者决策逻辑变化:贾健旭指出:“智能驾驶已成购车首要因素,有才会考虑其他。”
- 打破“高配必高价”定律:激光雷达+高阶智驾首次进入16万级。
- 倒逼对手跟进:同价竞品如比亚迪DM-i、深蓝S07被迫升级配置或降价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