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9 日,2024 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现场,MG 品牌新能源战略核心车型 —— 全新 MG4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 5 款配置版本,限时补贴价低至 6.58 万元 - 9.98 万元,不仅实现 “400km 续航 7 万内”“530km 续航 9 万级” 的价格突破,更将行业首个批量装车的半固态电池带入 10 万内区间,以技术平权姿态为纯电两厢市场树立全新价值标杆。
颠覆性定价 + 多重礼遇,上市即掀抢购热潮
作为 MG 新百年新能源攻势的 “开山之作”,全新 MG4 的定价策略直击用户核心需求:
437 随心版:首次将 400km 续航纯电车带入 7 万元内,凭借超高性价比加冕 “400 公里性价比之王”;
530 智趣版:以 9 万级价格搭载同级最长 530km 纯电续航,彻底打破长续航车型的价格壁垒;
半固态安芯版:将 “行业首个批量装车半固态电池” 配置下探至 10 万内,为用户提供兼顾安全与续航的颠覆性选择。
除极具诚意的定价外,MG 同步推出多重购车福利:全系享 3000 元无门槛增换购补贴,叠加价值 5000 元的 “零自燃安芯礼”、5000 元 “终身保障礼”、3000 元 “无忧充电礼”、4000 元 “轻松金融礼”,另有三年每月 2G 娱乐流量,及东来紫 / 清波翠专属车身色、电动尾门、防晒玻璃等多项装备升级权益,进一步降低用户购车与用车成本。
此前预售阶段,全新 MG4 已凭借硬核产品力收获市场认可,仅 24 天订单量便突破 45000 张,上市后更迅速成为成都车展热门车型,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39 项同级领先配置,精准匹配多元用户需求
全新 MG4 并非简单的 “代步工具”,而是以 “车轮上的移动空间” 为定位,通过 39 项同级领先配置、21 项同级最优配置及 6 项越级配置,覆盖精致宝妈、年轻小家庭、青年玩家三大核心用户群体:
针对年轻小家庭:依托 2750mm 同级最长轴距,打造 93.8% 超高空间得房率,搭配同级唯一 3 层立体后备厢,轻松容纳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530km 超长续航 + 20 分钟 30%-80% 快速补能,既能满足日常通勤,也能支撑全家短途出游。
针对精致宝妈:配备 20 万内独有的 360° 全面防晒系统与 LED 双灯带柔光美妆镜,兼顾出行优雅与防晒需求;31000N・m/deg 高刚性车身 + 婴儿级亲肤皮质大面积软包,从安全与健康维度为儿童出行保驾护航。
针对青年玩家:首搭 OPPO 智行手车互联系统,实现跨设备无缝流转与语音控车;全系标配 120kW 六合一高效电机,0-50km/h 加速仅 3 秒,兼具科技感与驾驶乐趣,满足年轻用户对 “速度与智能” 的双重追求。
半固态电池落地 10 万级,重塑电车安全与续航标准
全新 MG4 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将原本属于 15 万 - 20 万级车型的高端配置全面下放,其中半固态电池的批量装车尤为亮眼 —— 这一技术此前多应用于高端车型,此次首次进入 10 万内市场,让前沿科技真正 “触手可及”。
该半固态电池系统具备两大核心优势:
超强低温适应性:在 - 7℃低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仍保持 75%,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20 个百分点,彻底打破新能源车 “不过山海关” 的使用局限;
极致安全性能:经过 10 针穿刺、三向极限穿刺测试,电池始终保持 “不冒烟、不起火” 状态,重新定义 10 万级纯电车的安全标准。
此外,全新 MG4 还搭载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同级唯一一体式热管理系统、AI 电子补盲等高端配置,进一步缩小 10 万级车型与高端车型的技术差距,推动纯电市场 “技术平权”。
百亿投入 + 13 款新车,MG 布局新能源长远未来
上市现场,MG 同步公布品牌新能源战略规划:未来三年,将投入超 100 亿元研发资金,推出 13 款新能源车型,全面覆盖 10-20 万主流纯电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MG 计划持续推进 “技术下放”:原本应用于 20 万以上车型的千伏高压平台、HeatMatrix 2.0 一体式热管理系统、全感数字座舱,以及 30 万级车型才配备的 L3 级驾驶辅助、线控底盘、全新一代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将逐步下放至 10-20 万区间,让更多用户以亲民价格享受高端配置。
同时,MG 发布品牌首个数字化 IP 形象 “Morris”。未来,Morris 将以具象化 AI 助手身份,融入车机系统、线下展厅及移动终端,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 “情感纽带”,进一步传递 MG “YOUNG FOREVER” 的年轻品牌态度。
即刻下定,开启纯电智趣新生活
目前,全新 MG4 已正式开启全国交付通道,消费者可通过 MG 官方 APP、小程序或线下 4S 店登陆官方渠道下定,锁定限时补贴价与多重购车礼遇,抢先体验 “400 公里性价比之王” 带来的纯电智趣出行。
随着全新 MG4 的上市,MG 正以 “技术平权” 为核心,改写纯电两厢市场的竞争格局,也为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