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卢思叶
图片来源 · 项目官方
连续第11个季度盈利,理想依旧很焦虑。
8月28日,理想汽车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季度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降0.4%。
同时,三季度指引显示,公司预计交付9万至9.5万辆,同比减少41.1%至37.8%,营收区间预计在248亿至26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一样接近四成。
新能源市场竞争持续,连续盈利的理想也不能放松,财报电话会议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指出,正通过产品策略调整、销售体系重组和技术升级来应对挑战。
渠道上将优化商场店和中心店的门店组合,优化门店选址,提升获客与转化率,并强调用更轻量的“繁星店”模式快速提高低线市场的密度。
盈利本身已经不足以成为市场看好的唯一理由,能否在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格局变化中找到持续的增长更加重要。
01.
销售体系再调整
在交付端,今年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量为11.1万辆,同比微增2.3%,环比增长近两成。与此对应的汽车销售收入为288.9亿元,同比下滑4.7%。
理想汽车方面解释,车辆销售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组合不同、向客户提供利息补贴和销售激励措施增加,平均销售价格较低,其中部分下滑被车辆交付量增加所抵消。
“二季度卖车收入289亿元,略高于预期,但卖车收入同比增速首次转负。卖车单价环比下滑主要由于L系列在二季度清售老款车,但整体的下滑幅度低于预期,所以卖车收入上呈现出略超预期的状态。”海豚投研分析师表示。
与L系列的热销相比,理想i8的市场反应不理想,销量的压力剧增。
36氪曾报道,理想汽车向供应链定下的2025年销量目标是70万辆,其中包含增程车约60万辆。今年1-7月,理想共卖出23.47万辆,完成率仅为33%,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0.86万。
今年3月,为了冲刺全年70万销量目标,理想将原本的26个战区合并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但很快又进行了调整。
8月,理想汽车启动了销售体系重组,原本的“五大区”模式被撤销,改为总部直管23个区域,以更灵活的区域化策略应对差异化市场。
“北方区域聚焦征程车型的推广,重点传递冬季续航里程稳定等优势,南方市场加大纯电车型推广,传递大空间、能耗、智能化优势,贴合当地用户消费偏好。”
理想汽车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进一步解释,通过这种“因地制宜”的打法,希望提升区域市场的转化效率。
02. 门店优化、下沉
过去几年,理想汽车的渠道网络凭借直营模式迅速扩张,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在全国拥有超过530家零售中心和511余家售后网点,同时自建超充站数量突破2800座。
直营模式能够直接把握用户需求和服务体验,但伴随规模的扩大,也暴露出获客成本高、部分门店效率不足等问题。
为此,在门店布局上,理想汽车提出一、二、三线城市门店优化组合,提升获客与转化率,商场店承担高曝光与获客功能,中心店负责深度体验和交付转化。
梳理商场店与中心店的数量比例、平衡门店类型,是近年新能源品牌的统一动作。
新能源品牌在购物中心开店数量从2021年的高速扩张期回落,进入关店撤出状态,品牌都在注重门店效益,商场店的优势是吸引客流,位置不佳、客流量不足的门店都面临淘汰。
赢商大数据显示,目前理想零售中心在全国27城5万方以上购物中心中开设了351家,数量在“蔚小理”中排名首位,但近年的开店速度已经放缓。
在全国来看,带动销量的主要门店零售中心的开店数量也大幅减少,今年前七个月,除6月新开12家,其他均在10家以下。
短期内,这些调整可能带来一定的磨合成本,但直营体系的灵活性与下沉布局的广度,是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差异化的关键。
理想汽车也为之投入了更深层次的调整,伴随销区策略变化,理想汽车新增了消费运营和市场营销部门,重组门店选址团队,强化交付团队,并优化内部反馈机制。
通过更扁平的管理,理想汽车试图在扩张与提效之间取得平衡,长期提升用户体验和团队战斗力。
此外,下沉市场在本次财报会议上再次被强调重点布局,以理想推出的“繁星店”模式,采用更轻的投资和更短的建店周期,快速进入四、五线城市核心场景,扩大在低线市场的触达密度,提升品牌曝光度。
03. 开始搭建海外销售团队
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加速进入淘汰赛。
比亚迪依靠规模与供应链优势持续降价,市场份额保持在50%以上;小米凭借定价在25万元区间的YU7 SUV,一举获得超过20万订单;特斯拉与华为则在高端纯电领域持续发力。
相比之下,新势力车企的压力很大,李想在财报会上坦言,公司正处于“明牌被追着打”的境地。他指出,理想的产品迭代频率低于竞争对手,往往“出一次牌,对手已经出了两次”。
理想汽车今年7月推出的纯电SUV i8,市场反馈并不算理想,预计三季度交付仅在1万辆左右,即将发布的i6五座SUV被寄予厚望,具体表现如何还是未知。
“在技术平台和产品的更新上,我们会加快迭代的速度。按照过去的规划,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会出两次牌,迭代频率相当于同行们看着我们的牌和我们打牌。所以,接下来必须加速技术平台和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确保出牌的频率更快。”李想表示。
李想表示,公司决定减少SKU,回归单品聚焦策略,并加快技术平台和产品迭代的节奏。财报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预计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2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将超过60亿元。
另一层面,理想汽车重点提及了更长远的规划——全球化,2025年被定义为公司的“出海元年”,首批重点市场锁定中东和欧洲,并已经在德国、美国建立研发中心,正式开始搭建海外销售和售后组织。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介绍,内部将2025-2027年作为公司的第二发展阶段,国内市场正式扩展为国内、海外市场,产品矩阵也变成了增程、纯电双轨并行。
“2026年推出的所有产品都将考虑全球法规要求,市场策略聚焦中东、中亚和欧洲地区。”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整体来看,理想汽车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连续盈利能看出其运营与成本控制能力,依旧维持住了行业头部的毛利率水平:二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至20.1%;车辆毛利率同比增长了0.7个百分点至19.4%。
但增长放缓与竞争加剧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新能源的淘汰赛依旧艰难。
Hot video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