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平衡阀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多方面影响,政策环境整体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化、节能化和智能化发展,具体如下:
节能政策推动需求增长:“双碳” 目标下,节能政策不断加强。如 2025 年新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公共建筑能耗监控系统必须配套智能平衡阀,触发了大量存量建筑的设备更替需求。住建部《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将暖通系统能效等级提升至 II 级以上要求,促使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系统优化配置,而静态平衡阀有助于实现精准的水力平衡调节,可降低系统整体能耗,因此成为实现能效目标的关键组件,市场需求随之增加。
绿色环保政策提高生产要求: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生态环境部出台《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计划》对阀门制造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实施动态管控。欧盟 REACH 法规对 8 种增塑剂的禁用等政策,倒逼厂商改进配方设计,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减少废弃物排放,推动绿色制造理念的实践,这要求静态平衡阀生产企业注重环保性能,提高产品绿色化水平。
产业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例如《中国制造 2025》战略推动平衡阀从传统流量调节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国家应急攻关专项还支持陶瓷涂层工艺研发等,有助于提高静态平衡阀行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标准规范促进行业规范化:相关标准对静态平衡阀的应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 等,要求集中供热(冷)的室外管网应进行水力平衡计算,且应在热力站和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水力平衡或流速调节装置,这为静态平衡阀的应用提供了标准依据,有利于拓展市场,同时也促使行业产品更加规范。即将实施的 GB/T《工业过程控制阀》新国标将淘汰部分低端产品产能,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质量水平。
补贴政策刺激市场需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将高效平衡阀纳入节能装备补贴目录,刺激了华北、西北地区工业用户对节能型静态平衡阀产品的采购需求,有利于相关企业拓展市场,推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