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常在路上,日系车和德系车都不少见。日系车,像丰田、本田,大家都觉得皮实耐用;德系车呢,宝马、奔驰,那也是名声在外。但要说哪个更耐造,还真有点难讲。不过最近,有个修车师傅拆解了两车后,发现一个部位的差距特别明显。
咱就说发动机舱这一块,这可是一辆车的 “心脏” 地带。修车师傅说,打开日系车的发动机舱,就感觉布局特别合理。各种零件规规矩矩地摆放着,线路也不杂乱。比如说换个空气滤清器,日系车好多都是一按一拔,轻松就能取下来。而且,像丰田的一些车型,发动机舱里的预留空间足,维修师傅手伸进去操作,不费劲。
再看德系车,那发动机舱里可就复杂多了。有些德系车的发动机舱布局紧凑得很,零件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就拿换火花塞来说,有的德系车得把周围一堆东西都拆了,才能把火花塞取出来,不像日系车那么容易。我记得有个车主开着德系车来换火花塞,修车师傅在那捣鼓了大半天,又是拆管子又是卸零件,累得满头大汗。
还有散热这块,日系车在设计上也有自己的一套。好多日系车的散热器面积大,而且位置设计得巧妙,能很好地利用行驶中的风来散热。这样发动机在长时间工作时,温度也能保持稳定。修车师傅就遇到过,一些跑长途的日系出租车,跑了几十万公里,发动机散热依旧没啥问题。
反观德系车,部分车型在散热方面就不那么让人省心了。有的德系车散热器相对较小,而且发动机舱内热量集中,散热不是特别顺畅。特别是在夏天堵车的时候,发动机很容易就过热报警了。之前有个车主,夏天开着德系车在市区堵了会儿车,结果仪表盘上发动机温度灯就亮了,吓得赶紧把车开到维修店。
咱再说说零部件的通用性和耐用性。日系车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很多零部件通用性强。比如说丰田旗下不同车型的一些零件,像滤清器、雨刮器这些,很多都能通用。而且,日系车的零部件材质也比较耐用,不容易出问题。修车师傅说,经常能看到车龄十年左右的日系车,除了正常保养,很多零部件都没换过。
德系车呢,虽然零部件的工艺精湛,但是很多零件都是专车专用,通用性差。要是车出了点问题,找个合适的零件都不容易,有时候还得从国外订货,等上好久。而且,德系车一些电子元件比较多,这些电子元件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故障。像奔驰的一些车型,车龄大了,电子系统时不时就出点小毛病,今天这个传感器故障,明天那个模块报错。
当然啦,咱也不能说德系车就不好,德系车在操控性、动力性能方面,那也是相当出色的。只是单从耐造这个角度,尤其是发动机舱这一块来看,日系车在布局、散热、零部件通用性和耐用性上,确实有一定优势。不过,车耐不耐造,也和车主的驾驶习惯、保养情况有关系。要是平时开车猛,又不按时保养,再好的车也扛不住。所以啊,不管开的是日系车还是德系车,都得好好爱护,这样车才能陪咱们更久。大伙对这日系车和德系车的耐造问题,有啥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唠唠。